分無奈,風傳張逸夫是個懂事的人,怎麼自己撞見的張逸夫卻是如此之蠻橫的呢?拿了令箭就來勁了啊!
其實張逸夫也是不得不來勁的,先不提趙健跟袁鐵志勾搭的事情,單說今後要做的煤耗之事,他不硬氣一些,這幫廠子的人是不會有壓力的。與冀北電廠不同,上面有牛大猛盯著,對於張逸夫來說他是慈眉善目的,可對大多數冀北人來說這個廠長畢竟是嚴苛的。
為了做事,張逸夫不得不給豐州也留下這樣的印象。
接下來便是考察各個車間機組。
張逸夫說,文天明記,趙健陪。
綜合而言,豐州的機組狀況並不比冀北好多少,尤其是鍋爐輔機、熱力管道等方面,裝置老化比較嚴重,為了保證生產發電量,日夜兼工,最長的停機維護時間也就半個月,象徵性保養一下就繼續投入生產,外加大多都是蘇聯的裝置,磨損相對比較嚴重,處於該更新的階段。
用更新裝置的方法走個捷徑來降低煤耗,必然是最舒適的途徑,但這是不可能達成的,用這個方法來給穆志恆交差更不可能讓他滿意。全國大批70年代前興建的電廠,用的蘇聯裝置都進入了老化階段,還能全給更新了?電力部錢再多也不可能這麼搞。穆志恆看上冀北的工程,就是因為他們用最低的成本,換取了不錯的效益,若是用高成本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那誰都會做了,要你何用?
因此,小修小補依然是大頭,還是得讓老的主裝置扛著。
這整整一天下來,趙健對張逸夫的態度與看法,也默默改變了許多。
平常所謂的調研,都是轉一轉,問幾個不疼不癢的問題,然後吃一吃喝一喝,底下人出個報告完事兒,但張逸夫不同,他真的是來調研的。一旦他投入工作,再無之前的那股架子和欠揍的勁兒,事無鉅細,親力親為,甚至會親自站在管道旁邊感覺漏氣的情況。
趙健感覺,跟著張逸夫走了這一天,比自己走上一年收穫還要大。
其實並非是趙健多麼傻,只是因為張逸夫剛剛做過這些事,經驗實在太豐富了,面對相似的機種機況,幾乎只瞄一眼就能找到問題所在。
一天下來,誰都累得夠嗆,張逸夫婉拒了晚上吃喝娛樂的安排,只是與文天明在電廠食堂用過餐後,便匆匆回到招待所整理材料。
看到之前還是一個對技術一竅不通的文員,現在已經看問題看得頭頭是道,張逸夫也是頗為滿意,與此同時,又有些心疼。
這傢伙髒活兒累活兒無聊的活兒都玩命幹,精力透支不起啊。
他也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成為那種唯利是圖的傢伙,還有人味。
“具體的計劃不急著做,先把情況都規整起來就好,咱們這次來是做一個概念化的認識,後面要專門組織團隊再來的。”張逸夫伸了個懶腰,示意文天明不要急著出報告。
“沒事兒,先做著唄,反正沒事兒幹。”文天明卻好似樂在其中,“逸夫,我也想明白了,不可能每個廠咱們都親力親為,尤其是將來向全國推廣的時候,咱們肯定是得傳授方法,而不是幫人列計劃。”
“哦?你都想到這裡了?”張逸夫倒是對文天明的管理能力小小的吃驚了一下,這傻幹活兒的,竟然還總結出方法了。
“總不能啥事兒都你想吧?”文天明傻笑道。
“行吧,你歇會兒吧,正好咱們聊聊後面的事情。”張逸夫起身,關上了檯燈,既然文天明能理解到這一步了,也好說後面的安排了。(未完待續……)
229 接待
二人就此躺在各自的單人床上,說起了長遠計劃。
“天明,有一點你說的很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先前咱們在自己廠裡那麼幹,是沒辦法,是圖個立竿見影。後面全華北幾十個電廠,全國成百上千個電廠,再什麼事都親力親為,真的是一輩子都忙不過來了。”
“是啊,所以我尋思著,總結出一套方法出來。”文天明比劃著,“你看,我跟你做了這半年,都學到這麼多了,電廠裡專業的技術人員肯定一點就通。”
“不錯不錯,這也就是領導讓咱們在華北先搞的意義所在。”張逸夫讚賞道,“比如搞自動化,就先要試點,可行了安全了,再強力推廣。咱們做煤耗一樣,先在華北進行試驗,總結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法,然後再推向全國,事半功倍。”
文天明聽得略顯激動,內心總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實際上,這就是往上一個層面的管理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