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閱讀其實考的不是基礎,而是技術,在這個充斥著考試的年代,基礎似乎不再變得重要,人們越來越功利和急於求成,大量的閱讀題的出現正是順應了這個潮流。曾經有一段時間痴迷鑽研於考研試題,又看了好多出國留學的考試輔導書,總結了好多閱讀技巧和方法,後來真的在考研基礎英語中用到了,覺得此方法可行。又擅用職權要了一張聽課卡給寧清,她因為讀的是五年制的臨床,所以還有一年才考研,囑咐她有空一定要來捧場。悉心準備了一個星期,終於開課了,因為閱讀的課都開在下午一點半,我中午只能隨便的湊合一頓,再加上又是第一次上講臺,自然要早到很多。雖然早就設定好鬧鐘,結果還是手忙腳亂的。慌忙中在鏡中看到了自己的臉,依然是一張娃娃臉,大大的眼睛被厚重的眼鏡遮擋,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板鞋,抱著一堆書,怎麼看也不像一個老師模樣。卻是顧不得這麼多,抓了手機就往外衝。
到了教室傻了眼了,因為自己一直是小班上課最多隻有30多個人,看到偌大的一個教室擠滿了人,而且好多人看上去比我老多了,感嘆——中國的考研大軍呀!其實是真的很緊張,當拿起麥克風讓大家安靜的時候,百多雙眼睛齊刷刷的盯著我的時候,手心都滲出了汗,頓時下面有人議論紛紛,“這麼小的老師?走錯了吧?”“不會吧!怎麼招了這樣的小女孩來教?”咬起了嘴唇,這樣的開場確實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文然在輔導我的時候也會跟我提到教學這個話題,因為他經常給本科生上課,有時候也會去一些語言培訓機構任教,自然是經驗十足,有一次問他上臺的感覺時,他告訴我,當你站在講臺上的時候,你就必須要讓八成的人信任你,這樣的信任是你繼續的動力,而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你會的,而別人都不會的就是最好的信服。文然——他對我的影響,似乎已經滲透到我的生活中了。頓時一股勇氣湧了上來,抓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Moreover; I can feel strong emotions in response to objects of art that are interpretations; rather than representations; of reality。”(而且,我能夠感覺到強烈的感情,這些感情是對現實的解釋的藝術目標做出的反應而不是對現實的描述的藝術目標做出的反應)這樣一個句子,頓時,教室裡鴉雀無聲。
“有效果了!”我暗暗自喜,這句話是GRE難句中的一句,果然鎮到他們了,“現在請一位同學翻譯一下這個句子!”一個男生站起來了,抓了半天的腦袋才憋出了一句,“我有強烈的感情。。。。。。”下面一片竊笑,然後一個小女生站起來,非常乾脆的告訴我,“看不懂!”然後就是一個似乎很有年紀的男人,“更多的是,我能感受到強烈的慾望,這是對藝術的慾望,而不是對現實的慾望,那個——interpretations什麼意思?”下面已經是笑倒了一大片。笑而不語,繼續在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個句子“準備考研的你能看懂這句不但無聊之極而且無恥之尤的話嗎?”還沒有落筆立刻引來鬨堂大笑,隨即又是一陣爆笑,有人已經喊出“經典,真是經典!”。轉身,“相信看到這句話大家一定非常的有親切感,但是你能想象一個母語不是漢語,正在學中文的外國人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的驚恐不安嗎?如果一個美國學生看到這樣一句中文,其痛苦程度遠遠高於我們讀到GRE、GMAT難句時候的感覺!”下面已經有人驚呼。繼續笑,指著那句英文,“而這句,對於大家來說是不是很難懂?當年我看到objects of art that are interpretations時大腦反應過來的是——藝術的目標是解釋,看到rather than representations時大腦中又想到——藝術的目標是解釋而不是描述,最後突然看見of reality,頓時大腦混亂,大叫——見鬼!哪裡來的of reality?什麼的reality!”下面已經是笑倒一大片了,“其實這句話是GRE的難句——”還沒說完,就有人急急的喊道“老師你耍我們呀!拿這麼難的給我們看!”抱怨的口氣卻是帶著滿滿的笑意。“如果你們能把這句話給看懂,那考研的閱讀難句哪算的了什麼呢?——所以我們今天講的內容就是考研難句分析!”
兩小時的課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盛夏的中午又是極其容易犯困的時候,但是偌大的課堂上,除了我講課的聲音就是筆記的聲音。現在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