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3 / 4)

可是,一直摸不到門徑。

但今天,這一篇大學之道,沈丹陽卻似乎摸到了一絲門檻。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為修身。

修身的目的,是為齊家,治國,天下下。

儒家的最高境界,似乎也蘊含在其中。

兩個小時很快就已過去,沈丹陽還沒有從大學之道這一篇文章當中回悟過來,燕京師範大學的幾位教師就已經前來邀請沈丹陽參加講座。無奈,只好暫且放下這一篇大學之道,往燕京師範大學禮堂走去。

“同學們,今天的講座我本來是準備講青少年基礎知識教育的話題。因為當時我認為,即將畢業的你們,未來你們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青少年教育。而青少年教育首重基礎知識教育。但現在,我認為我們僅僅只重視基礎知識的教育還不夠,我們更應該注重青少年的德治。有位大師說得好,我們華國以法制國,也需以德制國。下面,我們開講,真正的大學之道……”

看著一千多位即將要畢業的學子,沈丹陽拋去此前準備好的稿件,慷慨激昂的說道。

=======

ps:為了活躍我為書狂的氣份,也為了讓小白不至於頭腦短路,靈感消退。現在特別舉行書評大賽,書評大賽內容可以是對作品的評價,也可以是給小白提供創意思路,也可以寫我為書狂的同人,亦或是無裡頭賣萌。有喜歡參加的可以到書評區參賽,參賽標題前面加上“書評大賽”四個字。版主將會對參賽的書評進行統計,寫得好的小白將直接發到“我為書狂”目錄頁。另外,大賽將挑選十名書評達人,每人獎勵1000起點幣。

第一百零五章:嚇死我了

大學之道的出現,沒有如流行文化一般,一出就已流行至全華國。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學之道這一篇文章,很多學子,包括很多學子的家長,都不怎麼能理解。哪怕能理解的,能看懂大學之道字面意思的,也不能夠感受到這一篇文章所蘊含的文學價值。

但是,對於那些教育學專家,對於那些知名學者,對於有一些觀注到大學之道這一篇的學術牛人,大學之道的出現,對於他們來說,簡直不亞於一場文學地震。

表現最快的,還是青少年報的上級報刊雜誌青年文藝。做為共青團總部旗下的知名雜誌,青年文藝一直在國內報刊領域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大學之道一經青少年報發表,青年文藝便將這一篇大學之道摘抄進入了青年文藝最新一期的“大家之言”欄目。

同樣,還有新民晚報,華國教育報,華國教育網,紛紛出手將大學之道轉載了過去。

香江那一邊的匯文報,大公報,以及明報,亦積極將大學之道刊錄,並做出自己的評論。

受此影響,秋水這一個筆名,第一次被如此觀注的進入全國媒體的眼球。

……

“孫主編,那位秋水老先生實在是太厲害了,我自嘆不如。什麼時候,孫主編能不能帶個頭,我去拜訪拜訪這位老先生。”

大學之道一出,黃師中學金牌講師邱恩澤當天晚上讀了不下一百多遍。

每一遍讀後,都有新的感覺。

每一遍讀之,都有全新的感想。

對於秋水,邱恩澤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第二天,邱恩澤一個電話打給了孫在安,希望能夠有機會拜訪一下這位大家。

“老先生?這個,小邱呀,那位秋水先生不是什麼老先生,他好像在讀中學。”

“讀中學?孫主編,你在開玩笑。”

“我可沒開玩笑,真的。”

“我才不信,孫主編,你不能這樣呀,我只是想拜訪拜訪而已,沒有別的。”

“真的,他是中學生。”

“孫主編,你再這樣我就跟你翻臉了。”

“呃,好吧,我去問問他老人家。”

拍的一聲,電話掛掉,隨後,電話再度響起。

“小孫呀。”

“原來是沈教授呀,今兒個什麼風打我電話了?”

“什麼沈教授,哪擔得起。有個事問你,那位寫大學之道的秋水你認得吧。”

“認得,怎麼了?”

“認得就好,小孫,什麼時候有空,我們去拜訪拜訪秋水老先生怎麼樣。”

“呃,這個。”

“什麼這個那個,這樣的一位大家此前我一直不知道,是我的不對。我準備明天就在部裡提議,向組織推薦這位叫做秋水的大家,希望全國能夠以大學之道這一篇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