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3 / 4)

小說:噴神 作者:恐龍王

資料,想半年內就識破其創新點價值。到了我這裡,可能就得一年,甚至兩年才看清楚這些細節的價值。所以,跟著我幹是很有前途的,要有信心,只要我們不洩密,別人沒那麼容易發現跟風的價值。”

馮見雄說到這一步時,馬和紗早就雲裡霧裡,100%無條件相信了。

反正在她眼裡,馮學長說的一切,都可以歸納為“雖然聽不懂他到底在說什麼,但是好像真的很厲害的樣子”。

丁理慧卻靠著她四年來對新媒體積攢的知識、素養,勉強強迫自己別被馮見雄洗腦,並且找出了最後一個疑問:

“可是……你說的那些關聯運營資料,貌似可以透過其他渠道調查的吧?就算你想低調,優酷不會透過alexa之類的第三方資料監測機構來監視niconico的進步麼?他們不一定要靠對方公司的外部投資人在資本圈裡吹牛吧?”

丁理慧能問出這個問題,已經足以證明,她大學四年沒有浪費時間,肯定認真學習了。

至少她還知道alexa這樣亞馬遜系的全球網站基礎流量資料監測機構,而且對這裡面的門道有過研究。

如果諸位看官不太瞭解這玩意兒的話,可以找一個類比的小例子比如,後世某點站,就有一個被外人盯上的資料分析網站,可以上那裡查一本書有多少訂閱,被同行利用於行業大資料分析。

所以,一個網站每天有多少點選量、有多少日活使用者數,這些資料是很容易被外人監控的,完全不用投資人來洩密。

丁理慧也正是基於這個認識,才勉強讓自己沒有立刻“納頭便拜”、徹底信服馮見雄。

“問得好,你能問出這個問題,至少已經超過國內98%的傳媒系應屆畢業生了。不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馮見雄並不以為忤,反而嘉許了一番對方的實事求是,

“一個影片網站的日均pv、日活ip,這些流量資料,確實不需要投資人去出賣,競爭對手從第三方渠道就能打探到。

但是,我說的‘彈幕式創新’為niconico影片網帶來的第一波利好,可不僅僅是日均pv和日活ip上的。它帶來的最大提升,首先體現在使用者的‘質量’上。

也就是原先可能100個瀏覽者裡有98個看過就走了,是低價值量的‘遊客’,只有2個人註冊賬號、登入、發帖、收藏、關注。而現在,我可以把這100個人裡,弄出10個、20個甚至50個登入、發帖、收藏、關注的高黏性鐵桿使用者。

而註冊高黏使用者數的增多,並不是第三方外部流量刺探機構可以得到的資料。niconico每天有多少人會登入賬戶後再看片,只有我們公司自己知道。我不想炫耀,就能一直悶聲發大財下去。或許最後連帶著帶動使用者總量猛增、pv/ip日活暴漲、以至於第三方監控機構也能發現,但那起碼比我們直接公開要晚上一年多。”

第7章 連橫合縱套路深

事實上,後世的優酷愛奇藝這樣的大牌,為什麼在a/b站推出彈幕功能後,沒有在一兩年內就跟進呢?很大的一塊原因,那就是公司大了之後,肉重身沉,尾大不掉。

凡是想做一些試錯型的創新,首先管理層想到的就是擔心下面的人瞎折騰、然後在改革中中飽私囊、營私舞弊。

這樣的大公司,這樣的tovc型生意,太擔心內部人假借讓公司資料更漂亮的大義名分、事實上只為利己而瞎折騰。

打著**主義的旗子,走著**主義的路子,是為修正主義也。

比如搞個廣告改革,或者拉一個外部傳媒供應商幫忙引流。這背後試錯失敗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但那些執行者個人卻完全有可能從流量供應商那邊收取高額回扣。

以至於高管層變得畏畏縮縮不敢創新,只敢跟風學習那些小公司小網站由創始人主動發起的成功創新經驗,然後用對方試錯已經試成功的方式進行跟進

既然對方小公司已經試過了、也成功了,說明商業模式和邏輯是對的。要是大公司執行層依樣畫葫蘆還是把事情做砸了,那就沒有任何推卸責任的機會了,肯定是大公司的執行層中飽私囊以權謀私。

該撤職撤職,該移送司法坐牢就移送司法。

這就是高科技大公司最高決策人本人不太懂運營邏輯或者研發邏輯時,出現大公司病的根源。

因為他們不知道中層策劃幹部的“瞎折騰”到底有沒有私心。

是真的全心全意創新做事、然後光榮地失敗了?

還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