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了一番。
最後結束了阿卜杜勒?邁吉德這番糾結的,自然還是英國人。
首先,英國人的面子他不能駁,其實也不敢駁。其次,英國承諾,只要他的奧斯曼帝國肯去幫助阿古柏的那個“聖戰”,一切所發生的費用,均有大英帝國政fǔ給以實報實銷。
當然,要是按照英國人的意思,巴不得他的奧斯曼帝國立即組織起幾十萬大軍,一股腦地都投入到中國的新疆的那塊土地上去。
他當然很想當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名副其實的老大,可他同時也深知,身處眼下這個四面透風的惡劣環境之下的他,繼續臥薪嚐膽才應該正路。
但阿卜杜勒?邁吉德可不想這麼幹,因為那將意味著他會跟太平天國進入全面的公然宣戰,儘管目前的他其實對這個新生的太平天國政權,還並沒有多少的瞭解。
最後的折中辦法,就是阿卜杜勒?邁吉德睜一眼閉一眼,任由他的帝國中的那些勇於為了“聖戰”而赴湯蹈火的獻身者們,在英國人的統一組織下,殺奔中國的新疆。
好處是,每動員一個“志願者”,奧斯曼帝國政fǔ就可以得到一筆白來的人頭費。
阿卜杜勒?邁吉德對這個方法很受用。
在他看來,這支被英國人帶出去的所謂的“志願者”隊伍,也可以算作是他投石問路的一顆石子,一旦最後的事實證明,那個陌生的太平天國政fǔ真的是塊好欺負的軟骨頭的話,他則還可以再從中撈取更大的利益。
不管怎麼說,那個時候的阿卜杜勒?邁吉德,可是根本沒有想著他投出去問路的那顆石子,會跟ròu包子打狗一樣,一去不復返的。
的確,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英帝國跟著,啥事還不都是腳面水平趟。
可到了十月,阿卜杜勒?邁吉德得到的訊息卻是,在中國新疆的那場“偉大的聖戰”,已經徹底地結束了,失敗者,竟然就是背靠著大英帝國的“聖戰者”們。
'm'。
意猶未盡,那就看看最熱門的其他了哪些章節吧!
┊┊┊┊┊┊┊┊┊┊┊┊┊┊U!~!
………【第四五章在這近十年間,在對外的問題上,西北軍政公署更是認真地貫徹執行了天朝政府的全盤戰略……】………
跟奧斯曼的大員們簽署完戰俘移交協議,左宗棠就可以輕鬆地回伊犁了。
不過,當鄒國劍的那兩師暫替浩罕戍邊的人馬也想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計劃行程,要返回國內接著去完成他們的屯墾大業的時候,穆罕默德?馬拉?貝格卻變卦了。
其實,穆罕默德?馬拉?貝格絕不單單像他說的那樣,是因為幾個月來已經與太平天國紅軍將士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而捨不得放太平天國的紅軍將士們回家。其內心的深意,還是想把鄒國劍和他的將士們當成是自己的門神,繼續挽留在他的浩罕。
在穆罕默德?馬拉?貝格的一再強烈而真摯的要求下,左宗棠終於礙不住面子,答應了他的請求。
但左宗棠還是搞了個折中,既鄒國劍的人馬繼續踏上回家的旅程,太平天國的西北軍政公署再會另外組織一個數萬人的開拓團,進入到浩罕的塔什罕地區。
當然,左宗棠還要告訴穆罕默德?馬拉?貝格,天國的拓荒團不僅可以協助他們發展生產,在浩罕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所有的拓荒團成員,除去老弱婦孺之外,都將會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浩罕抵禦外辱的戰鬥中去。
就這樣,自一八五八年十二月起,在林鳳祥和左宗棠、李侍賢三人的大力關懷下,太平天國政府幫助浩罕走上和平經濟發展之路的拓荒團成員們,陸陸續續地進入了塔什罕,至一八五九年底,在這一地區的太平天國拓荒團已達一萬餘戶。
在隨後的日子裡,已經逐漸與浩罕民眾融為了一體的太平天國的拓荒團團民,不僅為浩罕國的工農業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像是那個傳說中極其善於打鬼的鐘馗一樣,對那些還想有覬覦浩罕國之心的小鬼們,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一八五八年十一月初,浩罕境內的太平天國最後一支紅軍部隊,離開已經被多次精心打掃,整齊潔淨的駐地,撤離浩罕。
當左宗棠踏上返回伊犁之路的時候,穆罕默德?馬拉?貝格也背起了早已收拾好的行囊,先是作為左宗棠的旅伴,一直陪著左宗棠到了惠遠城。
在惠遠城,穆罕默德?馬拉?貝格受到了以林鳳祥為首的太平天國西北軍政公署要員們的熱烈歡迎及久別親人般的熱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