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3 / 4)

小說:春秋我為王 作者:浪劍飛舟

掉了千畝田地,要放在以往,這些損失都得國人們自己嚥下。

但這次不同,君子頒佈了“補貼”之法:凡是在戰時受到的經濟損失,如房屋倒塌,田畝被毀,牛羊死傷等,都可以向計吏僑和鄉司徒報備,鄉寺將在核實後一一補償!

所以子陽、子豹到了成鄉後,先是對這戰後民生的迅速恢復大為驚奇,一路上只見民眾自發驅趕淪為氓隸的俘虜們修補牆垣,收割粟米。而在踏入新設定的“醫館”後,兩人就更加詫異了。

現在的北方雖然被晉、齊爭霸的陰影籠罩,但仍算是處於較為和平的年代,加上諸夏之間好歹得有點《司馬法》裡強調的道德底線,所以戰爭的規模和殺傷較小。

但在南邊,已經華夏化的楚人,還有絲毫不講禮儀的野蠻吳人,三年前才有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橫屍千里,殺人盈城。醫扁鵲也帶子陽、子豹去過戰亂中心的唐、蔡一帶,進過幾處安置傷員的營房,在醫扁鵲指導下,親自體驗過對瘍傷的治療。

漢字的“醫”字和“疾”字都從“矢”,即箭鏃,所以從醫學最初產生開始,就和戰爭有密切的關係。

在諸侯各國,官方的醫生分為四種,即: 食醫,負責貴族的膳食調養,相當於古代營養師;疾醫,負責為國人治療頭疼腦熱等疾病;獸醫,掌療園囿和廄苑裡的馬匹、牛羊疾病。

最後,則是瘍醫,掌金瘍、折瘍、腫瘍、潰瘍之疾。這四種瘍,分別就是金刃開放性傷,骨折傷,受鈍器敲打的區域性腫脹、皮下溢血,還有外科感染,所以,瘍醫相當於後世的外科醫生。

但受傷後立刻得到這些專業外科醫生的救治,這是尊貴計程車大夫們才得以享受的。一般計程車卒,就沒這麼好運了,他們雖然不會被立刻遺棄,但也只會被分配給技藝較差的巫醫、方士看管。

通常,在諸夏軍中,每一師都設定有“方士三人,立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不過對這些半巫半醫的同行手藝,醫扁鵲和他的兩名弟子,都是十分看不起的。

所以,當時在唐、蔡傷病營裡的情形,子陽和子豹永生難忘:百十名傷卒面容呆滯地躺臥在幾間昏暗營房的通鋪上,入目皆是橫流的汙血,空氣中瀰漫著腐爛的臭味,哀嚎聲、哭喪聲充斥著狹小的空間。

這時代的武器通常不足夠致命,每次戰後,往往會造成部分死者,以及更多的傷者。

破了肚腸,斷了腿的重傷者,就直接抬到屍體坑外邊等死,任由其哭號聲越來越小。

受了四種非致命傷的,就會被巫醫、方士簡單處理傷口。一般是草木灰加水調成糊狀,敷在傷口上,再蒙上隨便找來的葛布,足以止血。

然後,就得聽天由命了。

受傷者往往會因為傷口惡化而死掉,不死的,也會整條胳膊整條腿都爛掉。對傷者在接受治療後,痊癒和慘死兩種不同結局,巫醫和方士們,甚至是專業的瘍醫都搞不清原因。

他們一般認為,這是鬼神在作祟,也沒想到什麼好法子,只是讓傷者本人和家眷日日祈願,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大司命、少司命饒恕上。

所以最初時,子陽和子豹以為,這個偏僻小鄉,只有幾個野巫祝,雖然已經從下宮調了幾名瘍醫來,但情形恐怕和唐、蔡一帶治療創傷的手段差不多。

然而,倆人卻大錯特錯了。

在成巫和成摶的“慷慨”奉獻下,這處醫館建立在原先的成氏莊園裡。此處位置偏僻而安靜,沒有一般傷病營的汙穢和腐臭味、哀嚎聲,反倒設定得十分規整。

子陽站在醫館外面,看著黃土地面上那三圈白灰,便習慣性地蹲下捋起聞了聞,向帶路的成摶問道:“這是蛤灰?”

所謂的“蜃炭”“蛤灰”,其實就是後世的石灰粉,春秋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石灰可以用來消毒的妙用。在天子和諸侯的宮室中,有專門的職官“赤叐(ba)氏”,掌牆屋的潔淨,他們以“蜃炭”塗牆,以“蛤灰”潑灑四周,清除毒蟲。

只不過燔燒的材料,不是石灰岩,而是來自海濱的牡蠣殼、蛤殼。

這些原料在齊國很多,但在中原地帶比較稀缺,而物以稀為貴,只有晉侯、六卿大夫才用得起。所以,子陽、子豹他們雖然知道這東西的功效,卻從未想到能用在傷病營的隔離上。

“素聞成鄉之富,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貪財的子豹不由得感嘆了一聲,趙氏在這次的治療中的出手闊綽,已經讓他目瞪口呆。在趙鞅醒後,為了感謝醫扁鵲的復甦之恩,便大手一揮,賜予他四萬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