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優質向上渠道,始終都集中在少數人哪裡,絕大部分人,其實都享有不到和這些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待遇。
看到那些和自己年齡差不多,卻從小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最出色的名師輔導還有最便利的成名途徑的人,在成長的路上一開始就和其他人拉開差距,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憤怒和不公,進而引發敵視的情緒。
表現在社會上,這就是仇富和自我消極現象的主要來源。既然連人生的難度都不一樣,又何必費那麼多心思去努力,反正拼不過別人,不如隨隨便便地過完這一生就算了。比起奮力向上都看不到多少希望,他們寧願破壞這個讓他們感到絕望的制度。而表現在學校裡,它便造成了校園霸凌事件頻發,大部分學生開始崇拜暴力,和那些學習好的人逐漸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互相之間看不慣,並最終抱團,形成兩個階層的對立。
事實上,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一切社會問題和矛盾現象的根源,都來自於不公,如果絕大部分人都處在一個相對公平的條件去競爭、並給予向上的機會,那麼,即使無法完全解決這些有害的部分,也可以讓事情的結果變得不那麼糟糕。
沐晴看到,不僅是這些已經經歷過各種社會不公不平現象的人站了出來,在既得利益者的抹黑掩蓋下,不停發出自己的聲音、意願。那些還沒有完全感受到社會殘酷一面的學生們,也用自己的態度表明了他們對於梁羽的擁護。
當然,就是結果對自己並不太好。
即使這些學生本能地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