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特權
不過,等這位老師看清楚梁羽申請的就讀校區和專案時,卻又禁不住用一種懷疑地目光看過來。
“玉泉校區,你居然選的是藝術生?”
容不得他不再問一句,現在的錦官市第七中學,已經不單單是指一個學校,而是以當初“第七中學”這個百年名校的牌子為根基組合成的綜合性教育集團。進入新的千年以後,受中央頒佈的市場化、綜合化、系統化、素質化教育理念和先行經濟思想指導,大批原本缺乏普遍收入來源的公辦性示範高中開始轉化成公私結合性質的聯合辦學模式,而在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錦官市第七中學除了本部的兩個校區外,還有11所分校成員。
玉泉校區就是其中之一。
全名是玉泉中學,以前屬於民辦性質的高中,不過由於校風和成績不行,學校自成立以來一直沒有多少名氣,處於一種不尷不尬的局面。雖然辦學條件不錯,校區建立的美輪美奐,但也就那些考不進重點中學而又看不上普通高中那簡陋條件的人才會考慮。而像這種家庭,一般都不怎麼缺錢,能付得起民辦中學那高昂的學費,可問題是,卻又瞧不起玉泉學校的那塊民辦牌子,以至於學校空有大筆的潛在收入來源,卻完全吃不到。
然而,自十五年前,它成為第一所依託錦官市七中聯合辦學的民辦公助性質的學校後,一切都變了。憑藉加入“第七中學”這個教育集團所帶來的名氣效應和師資力量,原本就不差經濟收入的玉泉學校,很快開始越辦越好,並一躍成為錦官市最好的綜合性中學。
相對於本部兩個校區把教學重點放在核心的高考成績上,它強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成果,有了充足的教育資金支援和名師指導後,玉泉中學無論是學生的學科競賽、藝體成績還是科創活動,以及對外的組織交流專案都非常出色。而在此基礎上,它甚至又成立了一所外國語學校,成為錦官市第七中學這個教育系統中最大、也是環境條件最好的校區。
雖然並沒有看不起本部之外的分校區,以至於還比較羨慕那邊老師所能享受的待遇和環境,但顯然,讓他相當糾結的一件事是,眼前這位中考狀元選擇讀書的地方竟然不是在第七中學本部,而是玉泉校區,並且特麼地還是一個藝術生,這也太浪費自己身上的天賦了吧。
可面對這位老師惋惜加不解的目光,梁羽卻毫不猶豫地點點頭。
“嗯,是在那邊讀書,不過學籍還是屬於這邊,老師不用擔心我跑了的。”
轉頭一看跟在他身邊的父母,也是沒有反對的意思。
遺憾之餘,這位男老師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把對中考狀元的期待寄託在對方到時候能夠幡然悔悟,不要被玉泉校區相對本部更好的環境和所謂藝術生的表面光環迷住了眼睛,從此將心思運用在正道上。
至於這種具體讀書的地方和學籍不在一處的奇怪情況,包括當事人在內的許多人都心知肚明地沒當回事。
這也算教育系統中一直存在的貓膩部分。
現如今,教育市場化後面臨的競爭也是空前激烈,加上一胎化政策造成的適齡學生數量越來越少,各大高中為了提升本身的招牌名氣,吸引更多的生源就讀,也是不因學生數量不夠的問題,最終被教育局撤校合併淘汰。便透過內部校區學籍轉移的方式,將那些無法考上好學校的學生檔案換到分校去。如此一來,作為主打招牌的校區升學率自然就變得更好看了。
只不過放在梁羽身上,這種情況卻倒過來了,讀書去另一個地方,學籍卻掛靠在這邊,也不知道上面的那些領導是怎麼想的。
就在男老師心中忍不住抱怨的時候,梁羽卻已是和老爸老媽一起拿著報完名之後領的各種東西去往玉泉校區了。
不得不承認,作為響應國家號召,當初雄心勃勃地一頭扎進來民辦高中這個漩渦無底洞裡面,想要創辦錦官市最好學校的高鈺集團確實是有兩把刷子,其校區選址做的非常好,一眼就看中了那時還是一片灘塗地的雁棲湖周邊。而沒過多久,這裡就被劃為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連帶著雁棲湖附近一大片土地都開始按四a級風景區的標準進行投資建設,導致高鈺集團根本沒出多少力,就讓玉泉校區可以和秀美的湖光山色進行作伴,並以此為特色,吸引了大批中產以上的子弟過來就讀。
像他們一路開車過來,沿途就欣賞了大片動人的自然風光,再加上學校越辦越好後,教學成績是一年比一年更進步,學費方面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玉泉校區堪稱錦官市各高中領頭一線的位置,特別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