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來肝功能指數已經高達七百八十了,眼睛也已經出現黃疽、尿呈褐色、肝區有壓痛感,這也嚴重影響了他的睡眠。在現代醫學檢驗與中醫治療配合之下,結果她的症狀很快得到改善。但實際上在這次發病的前一年,她已經因為尿蛋白過高而住院,因此每隔兩週就到醫院作檢查。麻煩的是這位陳女士自己以前是開藥店的,對藥物的效能有一定了解。每次她拿到醫生開的藥方就馬上回去查醫典,瞭解藥物的藥性,只要是自己感覺不對頭就不吃,也不和醫生商量。這樣長期下去,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後才造成了急性肝炎的嚴重後果。
再舉一個例子,有些患者一看醫生用當歸,就會緊張萬分地說:“我的身體不能進補,每次吃完當歸就上火,而且嘴巴會破的。”其實當歸配地黃、芍藥、牡丹皮等寒涼藥或滋陰藥後,其辛溫的屬性已經被平衡了。再說,好的醫生以診斷結果為依據。應該用什麼處方,他們心裡面自然是有考慮的。中醫用藥講究冷熱寒涼的搭配,其實只要調配得當,藥物之間不僅可以相互促進激發,對彼此的副作用也是相互中和、制衡的。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社會大眾的知識水準普遍提高,從各種報刊或傳播媒體中也能獲得相當豐富的醫療保健常識,但因為急病亂投醫,或是對醫生的信任感不夠,加上江湖騙子橫行,這樣更容易被誤導。所以患者在治病求醫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