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旱地禍福兮
其實尼日的農業並不是一直這麼差勁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的時候,非洲因為戰爭和自然災害等原因,使得很多國家的糧食紛紛減產,這其中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震驚非外的非洲特大幹旱氣候災難,導致了西非諸多國家糧食收成被腰斬。
而這種週期性的乾旱後來被證實跟厄爾尼諾現象有關,非洲差不多每十年,都有經受一次乾旱,所以為了應對這種極端的乾旱條件,尼日政府開始鼓勵百姓們種植那種可以在旱地生長的農作物,以減少對水田的依賴。
這一政策一開始的時候不是很受到大家的重視,因為水田的產量更高,大家如果不是腦袋有病,沒人會放棄水田,而旱地則根本沒人重視。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
在1984年,尼日全國發生了有史以來的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乾旱情況,整個國家北部的數十萬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噬,而當年尼日的年降水量較正常年份下降了70%,因為乾旱缺水,所以這一年的農作物產量大幅度的下降了60%,另外還有超過70%的家禽和牲畜因乾旱缺水而死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除了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用人力和牲畜進行耕種的,尼日一個非洲小國,自然也是如此,因此這一年的乾旱給他們造成的打擊非常的巨大,因為他們的牲畜損傷很慘重。
而種田是需要牲畜的,大型的牲畜比如耕牛,都是非常難以養活的,一頭合格的耕牛成長起來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期間需要精心的照顧,還要時刻注意衛生防疫狀況,畢竟尼日也屬於瘋牛病爆發國家。所以70%的牲畜死亡對他們影響很大!
也因為這一年的乾旱,使得整個國家的根基都動搖了,以農業立國的國家,農業就是他們的根基!
而農民的土地沒了,牲畜也沒了,基本上等於是失去了謀生的手段了。
因此,國家適時的推出了鼓勵種植旱地作物的政策,並且還會提供資金扶持,甚至還會派人上來幫扶(多說一句,尼日內亂之前,國家剛剛獨立的那一會,法國人留下來的老底子其實還不錯,不過後來慢慢的就垮掉了,再加上內亂和武裝衝突,以及像是吹氣球一樣高速增長的人口,使得尼日的經濟越來越差,本世紀甚至在開倒車,最後變成了全球最落後的國家之一了)。
從1984年開始,尼日政府就開始一面向世界祈求幫助,一面發動人民進行自救,組織群眾在有水源的地區開渠引水,開挖水井,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進行灌溉,而這個時候他們大力發展旱季作物,因為旱地作物耗水量肯定是要比水稻等作物要低得多的。
而在這一過程中,當時還算是不錯的尼日政府提供了差不多3。5億西非法郎的資金扶持,然後利用美國人提供的優質種子,將大部分不適合種水稻的地方種上了旱地植物,而政府為了鼓勵生產,還大幅度的調低了稅收,農業稅下降到了10%,農民只需要繳納一年收成的1/10的糧食給政府,就能夠免費的從政府那邊獲得最優質的種子(免費哦親!)
不僅如此,政府還會將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到那些有條件進行種植的荒地進行開墾,開墾之後的收穫全部歸個人所有,政府還無償的提供糧食、種子、農具甚至是資金,幫助他們去發展。
經過這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之後,老百姓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到處都是開墾的荒地,到處都是旱地,到處都種滿了糧食。
尼日的糧食緊缺情況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因為擴大了旱地的種植面積,所以尼日的農業糧食產量增加了10餘萬噸,等於是多出來了足夠百萬人食用的糧食了,他們一度成為西非乾旱國家裡面的糧食淨出口國。
不過,有一句話叫做樂極生悲!
旱地開墾的多了,糧食雖然產量收穫增加了,但是卻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水土流失嚴重。
尼日上世紀的時候面臨的土地沙漠化情況應該來說遠沒有現在這麼嚴重,當時的雨季的時間還很長,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十分的豐富,加上國家的人口較少,1965年的時候尼日只有365萬人,所以糧食需求不大,各地的荒地很多。
所謂的荒地其實就是長了很多植物,什麼草本植物,小型灌木、多肉類植物和大型喬木和灌木叢等等植物。
這些地方植物可以生長,農作物當然也可以生長,所以後來都被開墾成了旱地,不過這些旱地開墾了之後,這些植物就全部被破壞掉了,而種上去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