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後悔藥 作者:博搏

容許夫君納妾,更何況,少奶奶是官家小姐下嫁,又是少爺表妹,自幼情分,聽聞杜家老爺對這個外甥女十分愛重,定親時就買了個七萬兩銀子宅院做添箱,這樣地位,哪裡是旁人能□去?就是少奶奶進門三年不孕,杜家怕也只能讓少奶奶自己尋人給少爺收房,那會兒都多大了?就更不用提了。這會兒趕緊滅了這心思,安安生生等著姑姑給尋個小康之家,做個平頭正臉娘子是正經。”

念恩聽了姐姐話,想了半天,覺得十分有理,可心裡還是惦記著那俊美不凡男人,心裡暗恨自個出身不好,又怨姑姑找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找到一個合心婆家,輾轉反側,一夜未眠。

238第八十九章

杜家一家在廖家盤桓了半個月,轉眼就到了十月;揚州觀音禪寺的菊花盛開;廖成峰夫婦邀請了杜家一家去賞菊;廖爵已經能起身下床走走,劉氏高興的帶著兒子一起出來逛逛;貞娘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之前他總是昏睡著躺在病床上;這次見到他坐在一架可以推著的小車上;面色蒼白;可姿容卻是出奇的明秀,尤其一雙眸子;澄如秋水;寒如星子,雖然已經十歲,可看著還猶如七八歲的孩子。

據說這廖爵雖然身體不好,卻自幼聰穎異常,三歲識字,五歲能文,如今居然能寫出一篇通順的策論了,是揚州出了名的神童。他性子堅韌,雖然身有病痛,卻從不抱怨,每次見到母親都微笑著說自己不痛,讓龍姨娘都十分驚歎。

他見到貞娘十分老成的見禮,貞娘喜愛他聰明乖巧,憐惜他自幼受病痛折磨,送了一枚龜鶴齊齡玉佩給他做見面禮。

劉氏是個識貨的,見那玉佩瑩潤清透,顯見水頭極好,是玉中上品,忙謝了又謝。

這觀音禪寺位於揚州西北郊蜀岡東峰西南角,宋代建有“摘星樓”,大魏時有僧人申律開山,大金國洪熙帝時建寺,當時起名“功德山”,後改“觀音禪寺”,山亦稱“觀音山”。

寺內同時供奉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的菩薩:觀音代表普陀山,文殊代表五臺山,普賢代表峨眉山,地藏王代表九華山。寺的東部偏南處傳為隋煬帝“迷樓”故址,今存鑑樓,取“前車之鑑”意。

觀音寺中的僧人擅長種菊花,世人皆稱那裡的菊花果然如詩中所云: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更有人在山寺的院牆上題了: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此時正值賞花時節,山上游客香客雲集,觀音寺的方丈人情練達,特意僻處一塊賞菊地方專門招待高門大戶人家的女眷。

廖家雖然算不上高門大戶,卻也是揚州城有頭有臉的人家,方丈無塵親自出來招待廖成峰,還安排了知客僧人招待女眷。

觀音禪寺的菊花果然開的極好,花團錦簇、流光溢彩、燦若朝霞一般,紅、黃、白、綠、紫、橙等,大約有三四十種。

“這一種叫太真含笑”知客僧指著一款杏粉色的菊花道,眾人細看,這菊花色澤厚重、柔和,菊花瓣層層疊疊,看上去豐腴、柔婉、雍容華貴。

“這一款叫玉馬金堂。”是一款乳白色的菊花,花瓣繁複豐隆,看著的確有富貴華美之感。

一眾女眷在知客僧的引導下看了兩個時辰的花,不覺有些累了,知客僧是個知情識趣之人,忙安排了禪房休息片刻,奉上清茶和點心。

劉氏坐定才發覺念恩不知去向,忙問身邊的丫鬟:“二小姐去哪了?”丫鬟道:“二小姐說肚子疼,去了如廁。”劉氏點點頭,道:“這人多,別再走丟了,你去瞧瞧。”念慈想到妹妹的心思,心裡不安,忙道:“還是我去瞧瞧吧。”

劉氏點了頭,念慈忙帶著丫鬟出去尋找,找了半晌,才在佛堂前面找到了念恩。

念恩正神思恍惚的看著遠處一群人,手中的帕子揉成一團,身邊的小丫鬟不知去向。念慈心中一緊,問道:“你在這兒幹什麼呢?”念恩一驚,強笑道:“我,我在這透透氣兒。”“燕兒呢?”燕兒是念恩的貼身丫鬟。“我,我打發她去那邊看看”念恩支支吾吾,念慈氣的臉色發白,厲聲問:“說實話!”“我,我讓她去去瞧瞧杜公子在哪?”念恩一縮脖子,聲音越發的小。正說著,燕兒跑了回來,慌慌張張的稟報:“我瞧見杜公子他們過來了”

念恩一喜,發現念慈的臉色越發不好,忙解釋道:“我就是想看看,姐姐,我沒別的想頭,就看看還不成嗎?”

念慈被妹妹氣的臉色煞白,低聲恨恨的道:“你作死呢?被人看出來,你的名節還要不要了?跟我回去”念恩卻想著再多看杜石頭一眼,姐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