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4)

一驚,道:“客邊滋味,受得勾苦楚了,如何呼我做翰林?豈不大差!”道土道:“你不記得在興慶殿草詔書了麼?”自實道:“一發好笑,某乃山東鄙人,布衣賤士,生世四十,目不知書。連京裡多不曾認得,曉得甚麼興慶殿草甚麼詔書?”道土道:“可憐!可憐!人生換了皮囊,便為嗜慾所汩,飢寒所困,把前事多忘記了。你來此間,腹中已餓了麼?”自實道:“昨晚忿恨不食,直到如今,為尋死地到此,不期誤入仙境。卻是腹中又餓,口中又渴,腿軟筋麻,當不得,暫臥於此。”道士袖裡模出大梨一顆、大棗數枚,與自實道:“你認得這東西麼?此交梨、火棗也。你吃了下去,不惟免了飢渴,兼可曉得過去之事。”自實接來手中,正當飢渴之際,一口氣吃了下去。不覺精神爽健,暝目一想,惺然明悟。記得前生身為學士,在大都興慶殿側草詔,尤如昨日。一轂轆扒將起來,拜著道土道:“多蒙仙長佳果之味,不但解了飢渴,亦且頓悟前生。但前生既如此清貴,未知作何罪業,以致今生受報,弄得加此沒下梢了?”道士道:“你前世也無大罪,但在職之時,自恃文學高強,忽略後進之人,不肯加意汲引,故今世罰你愚俗,不通文義。又妄自尊大,拒絕交遊,毫無情面,故今世罰你漂泊,投入不著。這也是一還一報,天道再不差的。今因你一念之善,故有分到此福地與吾相遇,救你一命。”道士因與自實說世間許多因果之事,某人是善人,該得好報。某人是惡人,該得惡報。某人乃是無厭鬼王出世,地下有十個爐替他鑄橫財,故在世貪饕不止,賄賂公行,他日福滿,當受幽囚之禍。某人乃多殺鬼王出世,有陰兵五百,多是銅頭鐵額的,跟隨左右,助其行虐,故在世殺害良民,不戢軍士,他日命衰,當受割截之殃。其餘凡貪官汙吏、富室豪民,及矯情干譽、欺世盜名種種之人,無不隨業得報,一一不爽。自實見識得這等利害明白,打動了心中事,遂問道:“假似繆千戶欺心混賴,負我多金,反致得無聊如此,他日豈不報應?”道士道:“足下不必怪他。他乃是王將軍的庫子,財物不是他的,他豈得妄動耶?”自實道:“見今他享榮華,我受貧苦,眼前怎麼當得?”道士道:“不出三年,世運變革,地方將有兵戈大亂,不是這光景了。你快擇善地而居,免受池魚之禍。”自實道:“在下愚昧,不識何處可以躲避?”道士道:“福寧可居,且那邊所在與你略有緣分,可償得你前日好意貸人之物,不必想繆家還了。此皆子善念所至也。今到此已久,家人懸望,只索回去罷!”自實道:“起初自井中下來,行了許多暗路,今不能重記。就尋著了舊路,也上去不得,如何歸去?”道士道:“此間別有一徑,可以出外,不必從舊路了。”因指點山後一條路徑,叫自實從此而行。自實再拜稱謝,道士自轉身去了。

自實依著所指之徑,行不多時,見一個穴口,走將出來,另有天日。急回頭認時,穴已不見。自實望去百步之外,遠遠有人行走。奔將去問路,元來即是福州城外。遂急急跑回家來,家人見了又驚又喜,道:“那裡去了這幾日?”自實道:“我今日去,就是今日來,怎麼說幾日?”家人道:“今日是初十了,自那日初一出門,到晚不見回來,只道在軒轅翁庵裡。及至去問時,卻又說不曾來。只疑心是有甚麼山高水低。軒轅翁說:”你家主人還有後祿,定無他事。‘所以多勉強寬解。這幾日杳然無信,未免慌張。幸得來家卻好了。“自實把憤恨投井,誰知無水不死,卻遇見道士,奇奇怪怪許多說話,說了一遍,道:”聞得仙家日月長,今吾在井只得一響,世上卻有十日。這道士多分是仙人,他的說話,必定有準,我們依言搬在福寧去罷。不要戀戀繆家的東西,不得到手,反為所誤了。“一面叫人收拾起來,打點上路。自實走到軒轅翁庵中別他一別,說遷去之意。軒轅翁問:”為何發此念頭?“自實把井中之事說了一遍。軒轅翁跌足道:”可惜足下不認得人!這道士乃芙蓉真人也。我修煉了一世,不能相遇,豈知足下當面錯過?仙家之言,不可有違!足下遷去為上。老漢也自到山中去了。若住在此地,必為亂兵所殺。“自實別了回來,一徑領了妻子同到福寧。

此時天下擾亂,賦役煩重,地方多有逃亡之屋。自實走去尋得幾間可以收拾得起的房子,併疊瓦礫,將就修葺來往。揮鋤之際,錚然有聲,掘將下去,卻是石板一塊。掇將開來,中有藏金數十錠。閤家見了不勝之喜,恐怕有人看見,連忙收拾在箱匣中了。自實道:“井中道士所言,此間與吾有些緣分,可還所貸銀兩,正謂此也。”將來秤一秤,果是三百金之數,不多不少。自實道:“井中人果是仙人,在此住料然不妨。”從此安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