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亦親自齋戒三日,沐浴更衣,與寶華殿的高僧一起誦經。
宮中妃嬪,太監,宮女,一色的喪服,妃嬪不施粉黛,去金除銀,素食度日。太監,宮女,大氣不敢出一聲,為恐一時不慎,丟了性命。
花蕊夫人自然也需要陪伴皇帝皇后誦經,芸兒整天跪得腿都青了,也不敢聲張,幸好,德昭送來的藥多的很,可以慢慢用,未雨綢繆,還是挺有道理的。
這一日,皇帝正殿接見契丹使臣,契丹聽聞大宋皇帝喪母,特來悼念。
來人,一個是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的四王子,一個是契丹的武將,自稱,多羅裡。弔唁結束後,皇上特意設素齋宴款待使者,感謝契丹使臣的遠道而來,雖然,契丹吞大宋十六州確實可恨,可兩國交戰,不殺使者這是千古的規矩。
契丹人此次前來,也就是想一探大宋的國力和意圖,因為兩國之間的戰爭再所難免。
李處耕將軍的眼神,是灼熱的,灼熱到幾乎可以殺人的地步,這眼神一直停留在契丹使者多羅裡身上。
不管他怎麼打扮,不管他鬍鬚長多長,他就是化成灰,李將軍也不可能認錯的,沒錯,他就是前朝的叛將李達。
當年李處耕將軍本是李達的部下,一次與契丹交戰後,李達和李處耕被俘,李達投敵,李處耕誓死不屈,後來機緣巧合,尋了機會才逃了回來。對朝廷,對外,李處耕將軍一直宣稱李達下落不明,其實只是覺得丟人罷了。
後來趙匡胤稱帝,前朝的事情再無人提起,大家也就忘記了,可,李處耕將軍怎麼能忘?到死都不能忘?
李處耕將軍端起酒杯,走到李達面前:本人姓李,將軍貴姓?
契丹人笑,大宋的武將好健忘,剛剛已經說過了,這是我契丹的多羅裡將軍。
李處耕不理會旁人:將軍是契丹人吧?可懂我漢字?可知道這個李字怎麼寫?
李達不語,端起酒杯:也讀漢書,不甚瞭解。
李處耕沒有善罷甘休的意思:將軍可有意學學,末將願意交將軍寫這個李字。
皇上不明白其中的緣由:李將軍,今日是不是喝多了。
李將軍轉身跪拜皇上:啟稟皇上,臣與多羅裡將軍一見如故,想約多羅裡將軍明日校場比武,請皇上恩准。
皇上一時更不明白怎麼情況了。
李處耕轉頭看李達,輕聲:我們的賬該算算了。
李達應戰,皇帝也只得同意,切磋切磋,不傷和氣。其實,皇帝也十分憎恨契丹人,吞我國土,殺我良民,搶我財務,恨不能自己拿刀砍殺,如今,借比武殺殺他們的銳氣也好。
晚上,有人送一封信給芸兒:明日校場,頭戴玉簪,觀父戰。切記。
這一日,皇上與花蕊夫人坐正中,兩旁有侍衛與侍女,底下兩邊東西為大宋和契丹的眾臣。古代東為上,所以,大宋居東,契丹人居西。
因為德昭和元佐都來了,所以芸兒便站在他們後面觀戰,芸兒雖然不明白父親的用意,但是還是把父親留給自己的玉簪拿出來戴在了頭上。
李處耕將軍只穿了布衣,未著盔甲,看看裝備整齊的李達,將軍笑:我等只是切磋切磋,將軍何必如此興師動眾,不如像我這樣,脫了盔甲到來的灑脫些?
李達知道李處耕必定是意在取自己性命,可眾目睽睽之下,如果不脫,反而顯得自己為人膽怯,且關係兩國的臉面,只得脫了盔甲,輕裝上陣。
兩人都用大刀,李將軍刀鋒一轉,大刀發出呼呼的聲音,直奔李達而去,李達豎刀攔截,刀刃相碰,火花四射,李將軍:這一刀是為了那些曾經跟隨你浴血殺敵,留屍荒野的將士們。
李達沉默。李處耕抬刀,手腕輕輕一挑,大刀從上往下直劈李達的肩膀,李達橫刀抵擋:這一刀是為了雲兒的母親雲秀,她等你一輩子,到死都不知道你已經叛國了,還一直以為你是個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英雄。李達驚慌:她,她過世了嗎?芸兒是誰?李處耕不答,李達奮力推刀,李處耕後退數步。
你告訴我?雲秀走了嗎?雲秀是芸兒母親的小名。
李處耕咬牙切齒:與你何干。她是我的夫人。
什麼?
一聽這話,李達的刀如游龍一般,奔李處耕而來。一股凌厲之極的寒風伴隨而來,李處耕將軍並不躲閃,揮刀迎了上去,如天崩地裂般的聲音,周圍的所有人都捏了一般汗。
兩人鬥了幾十回合,眼見李處耕將軍越來越佔上風,就在將軍要勝之際,契丹四王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