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錄取率大概是二十取一,也就是說,二十個舉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能考上進士,而大明曆代科舉取士每科選取的進士最多也就兩百來人,這樣算下來,每次參加會試的舉人最多也就四千來人。
這個四千來人並不是說每隔三年就會產生四千個舉人,而是每次參加科舉的舉人就四千來人。
進士是每隔三年就錄取兩百名左右,但舉人不是啊,很多書上都有屢試不第這一說,也就是說,很多舉人參加了很多界會試,最後都沒能考取進士,再結合會試的錄取率就能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每次參加科舉的最多也就四千來個舉人,有時候甚至還不到四千。
考中了舉人而不去參加會試的有沒有呢?這種人肯定有,但絕對不會太多,大多都是年邁體衰,無力去考了,但凡正值壯年的誰不想金榜題名,也就是說,大明朝同一時期有功名在身的舉人絕對不會超過八千人。
這麼一算問題就來了,就算十屆科舉的進士和所有舉人全部在朝為官,那進士和舉人的數量加起來也不足一萬人,而大明朝現在有多少官員編制呢?
不算不知道,一算那更是嚇死人,大明現在的行省數量差不多都有四十個了,每個行省差不多都是八到十個州府,而每個州府差不多又有八到十個縣,也就是說,現在大明光七品縣令就有三四千個,左右布政使、知府、知州、各級同知等七品以上的官吏加起來足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