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來我往的打來打去,但基本上不管怎麼打,草原和中原的劃分還是很清晰的,一個草原部族衰弱,代之一個新興的部族。反正中原就算強大一時,北伐草原,也頂多是把那強大的部族擊退,並不能取而代之的控制草原。
靠的還是扶持一個新的部族來控制草原。
可如今大華卻再不是這個套路了。
大華是真的一路打過來,兵出長城之外,然後還要把控制力也一直抓著。
曾經還只是兵據長城一線,靠著堡壘防禦群。但現在,一帶一路,大華玩起了分封諸侯,玩起了堡壘鐵索。
一個分封到草原的諸侯,起碼一座城堡。
一個個封侯,一座座城堡,就這樣如鐵索一樣的連起來,如同是捆扼他們草原部落喉嚨,讓他們呼吸困難。
去年,大華連續分封了十幾個諸侯到漠北。
他們分封的封地,其實本應當屬於契和回紇的,大華皇帝將他們分封過來,兩位汗王敢說不嗎?
大華皇帝分封的這十幾位諸侯,甚至有四位皇子。
突厥、薛延陀、契丹、奚、,還有高句麗、百濟、新羅,也許下一個就是他們契和回紇了。
兩位汗王這次帶著這麼多的牛羊馬匹前來朝賀,也是迫於無奈。想在漠北當個自由自在的大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尤其是他們去年得到大華皇帝數次封賞,每次來封賞的使者跟他們談話,這話裡話外,都是在暗示。
主動請求成為分封諸侯,似乎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臣請求陛下賜給大華憲章律法,請求陛下派給臣國相、將軍,請求陛下幫助臣組建議會,請求陛下派出御史,請求陛下幫助整編軍隊”
契歌愣跪在御前,語氣誠墾的請求成為大華的分封諸侯國,請求大華朝廷幫助他們改制。
藥葛羅吐迷度也緊跟著跪求。
看著漠北兩位強大的可汗,此時跪著求著要求成為大華的諸侯國,張超還真是挺滿意的。
漠北兩汗,如今基本上吞併了薛延陀的殘餘勢力,對鐵勒諸部的統合力度也很強,兩汗各自擁兵不下二十萬。
這是很強的實力了,這些鐵勒人打小馬背上成長,人人都是騎兵,相當驃悍。眼下他們自然是懾於大華的兵威,不敢有絲毫的亂來,尤其是有突厥和薛延陀等人的前車之鑑,他們肯定會很老實的。
但從長遠來說,朝廷如果不加強對漠北的控制,那麼早晚有一天,這些漠北遊牧部族還是會南侵的。
歷史上一次次如此,草原部族是沒記性的,要不了二三十年,就會忘記以前被中原慘揍的忘記。
張超過去的計劃裡,肯定是不會放過漠北的。
但如果統治這裡,確也不容易。僅僅是征服,那麼兩汗國現在實力也很強,且大華沒有正當的出兵理由,在大華的對外征服之戰的優先序列裡,漠北其實還排的挺後。
直接打,效果不會很好,張超還是較傾向於用些別的手段。
歷史上滿人統治蒙古人,靠的是聯姻和親等手段,也確實很成功。不過張超不太願意用這種手段,也太瞧的起草原人,對他們太優待了。
馬周曾提出威逼利誘,迫使兩汗國同意成為大華的諸侯國,這樣一來,大華就可以明正言順的插手漠北。
只要兩國改制,成為大華的諸侯國,那麼就被大華套上了金箍,到時要搓扁還是捏圓,這還不都是由大華說了算嘛。
張超認為如果這個計劃可行,倒也可以。
只是他原本認為,漠北的鐵勒人怕不會輕易就範,畢竟成為諸侯國後,那就連附庸不都是,而是直接成為大華的一部份了。
但他還是有些小瞧了大華如今的威勢。
幾拔使者去了幾趟漠北,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兩汗王還真的就主動請求成為諸侯國了。
天大的好事。
“二位愛卿有此心意,朕很高興,既然二卿懇求,那朕就允了。”
張超哈哈笑著點頭。
聽到皇帝終於應允了,趴伏在地上請求的契歌愣和藥葛羅吐迷度都感到鬆了口氣。
終於允了,他們也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張超並沒有馬上就冊封兩汗,他心裡另有考量。兩汗想成為大華的諸侯,這樣融入大華之中,其實也是受到保護。畢竟大華可是有憲法保護諸侯利益的,成為了大華諸侯,那大華皇帝和朝廷都不能輕易的動他們。
張超豈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