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院的六科給事中,也都在場,他們也都表示回頭就透過。
原本僵硬不下,現在卻迎刃而解,十分順利。
大家都鬆了口氣,總算沒有弄到無法收場。
會議結束,承乾留下了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宇文士及、楊仁恭幾位宰相。本來那幾位都已經年邁,可為了避免朝中盡是張黨,承乾也是煞費苦心的挽留他們。
“恭喜陛下,這次張黨終於是退讓妥協了,陛下贏了一仗。”楊仁恭笑著向皇帝祝賀。
承乾卻搖頭。
他並不覺得這次是贏,更你是張超在讓,還是那種小孩子哭鬧,然後大人隨意給點糖果的那種安撫。
張超還把他當成孩子。
他以為自己是胡鬧,卻不是把自己當成君主。
看看今天御前會議上的那些人,內閣和翰林院還有上院,之前自己擺出那樣強硬的態度,他們都不肯退讓一步。
可現在張超一封信,他們卻立馬退讓了。
這些人的眼裡,張超比他這個皇帝說話還更管用。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也是一個讓人惱怒的發現。
“這個事情,就這樣辦吧。”承乾絲毫沒有打贏勝仗的喜悅,只是覺得索然無味。
贏了又如何,那不過是張超讓的。
“陛下,蘇烈張北大捷,上書請求繼續北伐。”宇文士及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聽到這事,承乾又是覺得頭痛。
大破薛延陀,擒夷男可汗,殲敵十萬,又得回紇和契歸附。這本來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可偏偏打贏這仗的是蘇烈,張超門下大弟子。擒拿夷男的,也是張超弟子薛禮,連奪得夷男大纛的都是張超弟子高侃。
那邊王玄策剛剛授封為郡王,這邊絳郡王蘇烈又立下這麼大一個功勞。
早知道就不該答應讓蘇烈前統兵。
“蘇烈立此大功,朝廷當加賞,臣以為,可加封蘇烈為樞密副使,讓他回京。”
承乾眼前一亮,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那調誰接任呢?”
“樞密副使屈突通老元帥忠心耿耿,可擔此重任。”
承乾對屈突通的印象很好,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此次北伐兵馬,是新組建的天子近衛六軍,此六軍十二萬人馬,按此前定下的制度,是護衛五京要地。現在仗打贏了,臣以為可以調回近衛六軍,讓他們進駐五京。至於北邊,可以調新組建完成的南衙兵。”
南衙十六衛,擁有三十二萬兵馬。
完全可以抽調個十萬八萬的北上輪換,接替近衛六軍繼續北伐。
輪換不是目的,只是個手段。目上的自然是把蘇烈薛禮高侃這些人一股腦的全都換下來,然後換上比較可靠的人,比如長孫家高家楊家等這邊的保皇黨將領們去統兵,順便摘桃子。
第1380章 偷雞不著蝕把米
新的詔令,很順利的透過了議會貴族院的六科審議。
順利的好像本就該如此,似一陣清風拂過,杳然無蹤。
又是一個清晨,百官上朝。
朝會上,楊恭仁突然提出一個奏議,請封蘇定方樞密副使,調其回京任職。另外,他認為近衛六軍在北方打的很好,現在可以讓南衙抽調兵馬去接替,讓六軍回到五京戍衛。
畢竟戍衛五京才是近衛六軍的職責,現在除漢京外其餘四京空虛,不能長久如此。而且調新完成組建的南衙軍北上,也正好是藉此鍛鍊這支新軍。
他甚至提議,一次調南衙四個軍過去,分批輪訓,用實戰來演練。
內閣分管兵部的宰相岑文字出列反對。
傻子都看的出來,這是故意要調蘇烈回來,什麼輪訓,這明擺著是要摘桃子,是不想讓蘇烈再立新功。
這最難打的仗都讓蘇烈打完了,薛延陀等損兵十萬,回紇和契兩部歸附,剩下的那就是些軟柿子隨便捏啊。
不管派誰去,這也都是撿功勞的機會。
兵部尚書李秀寧也反對。
“現在北方戰事還沒有結束,眼下正是趁勝追擊,擴大戰果的時候。此時臨陣換帥,還要把打了大勝仗的近衛六軍撤回來,這不但是傷害將士們的忠心,也是貽誤戰機。”
李秀寧不客氣的直接噴楊恭仁是不知兵事。
樞密使李靖、北衙元帥秦瓊,都先後出列,認為楊恭仁老邁昏庸,出昏招。
蘇烈有功,皇帝要封他樞密副使,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