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3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危險肯定是有的,但若是秦王把護軍府交出去,把府中將領調出去,也能暫時的的麻痺東宮,為殿下再爭取更多準備時機。”

“準備?難道最後要?”房玄齡驚問。

“當然是得做兩手準備,如果能夠讓陛下換儲,這是最好的。可萬一不行,最後總也得有另外的準備啊,房公,你說是吧?”

房玄齡真沒有想到要到那一步,他們現在一直做的準備,都是如楊廣當年奪嫡那樣的準備,想辦法讓皇帝廢掉建成,另立秦王為儲。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凡事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的。若真到了那一天,秦王只要有實力,那麼退可離京,在外登高一呼,四方雲集,強取啊!”

房玄齡擦汗,這個張三,年紀輕輕,可說到起兵造反這樣的大事,居然如此淡定從容。

“嗯,我回頭會跟秦王轉達你的話的。”

房玄齡腳步有些踉蹌的離開,他受到的衝擊有點大。

大內。

宮殿爐火正旺,李淵和裴寂、蕭瑀、陳叔達、楊恭仁一眾宰輔們在談話。

“秦王上奏,稱眼下天下剛統一,邊疆未靖,一下子撤掉行臺之後,地方上諸總管府有些混亂,這不利於朝廷對地方及邊疆的控制。因此奏請整理天下總管府,於十五道設立大都督府,並每道再置三都督府,加號使持節,督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戍、糧稟,總判府事,但不再加刺史,文武分領,諸卿怎麼看此事?”

“陛下,這是好事,臣贊同秦王之議。撤掉行臺之後,地方上確實有些散。現在設立十五道,派觀察使監察各道州縣,又設大都督府和都督府以掌邊要之地鎮戍,這是良策。”

“臣附議,都督府還是多設一些的好,一道內設一大三小都督府,這是老成謀國的想法。”蕭瑀等也都贊同。

李淵點了點頭,“那就收諸王府兵馬,然後分調這些將領赴各道任都督吧!”

對於秦王沒有反對撤消行臺,還交出所統護軍府兵馬,並提出這樣於國有利的良策,李淵很滿意,看來自己之前過於擔心了。(未完待續。)

第283章 座師(第六更,求訂閱!)

第六更送到,求點訂閱!

在張超的眼裡,李承宗只是個可憐的孩子。玄武門李建成失敗後,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沒被放過,不過李承宗卻連那個時候都沒活到,他早夭了。

崇文館,張超難得的空出些時間,來了履行自己這個傅的職責。

“把這個筆畫名稱表好好記牢。”

不過張超的教育也很粗糙,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大唐第一套小學教材已經編好了,正在交給張家書坊努力刻印中。

李淵已經親自看過這套教材,對此十分滿意,發話要刊印發行。天下諸州縣官學,都要發給,以為開蒙課本。對此張超很高興,因為朝廷的第一批訂單,就是三萬套,每州最低一百套。以後看情況,可能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

雖然張超給了朝廷最優惠的印刷價格,但頂不住量大,依然很賺錢。尤其是,這些教材書可都寫著張超主編,那才是真正揚名天下的好事。教材發到天下數百州和下面的千餘縣,那時就真的天下何人不識君了。

崇文館小學的學生們提前領到了新課本,這些都是由學士們親自抄寫的,彌足珍貴。

李承宗是一年級學生,他的語文課是從筆畫名稱學起的,本來張超原來了是打算讓學生們從拼音學起,最終想想還是先識字後寫字再學拼音,畢竟這樣比較符名正常的學習過程。

識字就是學三字經、千字文,還有一些簡單的詩詞歌謠。

學筆畫,同時還能跟書法課一起學,一邊學筆畫,一邊練筆畫。

李承宗很努力的握著筆寫著橫豎撇捺,這孩子雖然年輕,卻很有股子刻苦勁,雖然才六歲,可寫出來了的筆畫,比張超的毛筆字還好的多。

張超拿過他寫好的,仔細看了幾遍,都挑不出毛病。

“很好,今天老師再教你一首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先把他背熟,然後老師給你講解其中的意思,到時你把再這裡面不認識的字好好抄寫記熟。

張超把自己抄寫的這首憫農詩交給李承宗,就算是佈置了家庭作業,然後很不客氣的就宣佈下課了,讓他回家。

李承宗很有禮物的給張超行禮拜別。

收拾好幾本書,張超站起來了伸了個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