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都不錯,三個奴隸在這片陌生的草原上,互相溫暖著。
披著羊皮袍子的王氏從外面進來,面色有些激動。王氏被擄來時,身上的布裙,早被這家女主人扒去了,換給她的是這粗陋的羊皮袍子。
王氏湊到兩人面前,低著聲音高興的道,“我聽到一個好訊息,咱們唐軍打過來了。”
富貴和趙氏一下子眼睛亮了起來。
“真的?”
王氏點頭,“我也是剛聽到的,聽說是上次在隴西擊退吐谷渾大汗的那位張將軍,他現在是洮州都督,帶了一萬人馬一路打了過來,什麼黑冶利、青冶利都已經被這位張將軍連根拔起了,現在已經就在白冶利營地北不到二十里!”
一聽是那位擊退吐谷渾大汗的張將軍,富貴和趙氏都高興的臉色通紅。白冶利營地裡有不少的漢人奴隸,在營地裡一直流傳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上次吐谷渾最後撤退,是因為有一個張大將軍擊敗了吐谷渾大汗。
對於這位張大將軍,漢人奴隸們有各種各樣的傳言,傳說中,這位張大將軍已經八十多歲了,據說是西魏時的一員大將,本來早就隱居不出。上次吐谷渾入侵隴西,京中空虛,朝廷大軍都在北方與突厥打戰,另一部份也調去江淮平亂了。危急之時,皇帝想到了這位張老將軍。
聽說當今皇帝的祖父,當年西魏的八柱國之一的李虎,曾經還是這位張老將軍的上司。這位張老將軍曾經是李虎的親衛隊正。
皇帝親自請這位張老將軍出山,讓他掛帥出征,救援秦王。於是這位張老將軍,只帶了幾千關中少年,就一路往隴西行軍。
路上,連滅了數路党項羌軍,最終一路殺到了隴西城下。
張老將軍提一把大刀,單騎來到吐谷渾陣前,嚮慕容伏允叫戰。大汗慕容伏允連派八員大將,結果都被張老將軍砍於陣前。
慕容伏允大驚,不敢再戰,於是退避三舍,最終退兵而去。
這些傳說越傳越神,甚至到了後來,還有人傳說這位張老將軍還曾經助大隋奪得天下,被隋文帝尊為靠山王云云。
張老將軍在這些被俘漢民的心中,那就是他們救苦救難的菩薩,是神,是希望。
聽說張老將軍來了,富貴他們興奮的眼睛都放光。
“終於有救了麼!”
趙氏高興的跪在地上,合十做揖。
天空中最後一線陽光,被暮色吞沒。
天空陰沉。
赤水河邊,兩軍對壘。
一邊,是以張家帥旗為首的大唐一萬兵馬,前後左右四軍。
另一邊,是冶利六部,擁有六萬人馬,兩萬部落騎兵,另外四萬扈從。
冶利把所有的青壯都召集起來了,雖然六部還擁有近二十萬人口,但六萬青壯也是他們的極限。
河西。
冶利部白色大旗下,一群冶利騎士立馬眺望。
冶利真頂盔貫甲,面色沉重。
他身後是六萬騎,鋪天蓋地的騎士,可不知為何,以六萬對一萬,他居然心裡很不踏實!(未完待續。)
第375章 騎虎難下
人過一萬,如山似海。
隔著條不寬的河流,唐朝洮州軍和吐谷渾冶利軍,兩支兵馬卻多達七萬。
簡直就是鋪天蓋地,摭天蔽日了。
一萬對六萬,怎麼看,唐軍都處於嚴重的弱勢之中。
河流東岸。
六面大纛的中軍,劉字帥旗之下,馬週一眾文官都在張超兩側。
“都護,敵眾我寡啊,相差懸殊啊!”連馬周這樣跟張超無比熟悉的人,此時都忍不住出聲提醒張超,這個險冒的太大了。
不是一萬對兩萬,而是一萬對六萬。
“六萬,不過是烏合而已。冶力如今的戰士加起來都不到兩萬,其餘這些不過是拼湊起來的老少而已。你看,有鬚髮皆白的老頭,也有稚嫩的少年。打仗,可不是人多就能勝,冶力部卻拼湊了五六萬人,僅憑這一點,我就敢說,此戰我們已經贏了!”
“可就算是五萬匹野馬,想要捉住他們也很難啊!”許敬宗一向膽大,此時也是臉色有些發白。探馬稟報,對方起碼有六萬之眾啊。六萬,別說六萬軍隊,就光是六萬匹馬的馬群衝過來,也能淹沒他們了。
張超騎在馬上,打量著河對岸。
天近黃昏,這個時間可以說並不好。
這裡平坦無險,唐軍數量不佔優勢,正常情況來說此時其實有點進退維谷的。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