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2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對優勢的紡織業,這家企業硬生生殺進去,搶了日本人好大一塊市場份額,號稱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紡織廠,早就成了日本紡織廠的眼中釘。

三友實業社由陳萬運、沈九成、沈啟湧於民國初年創立,因為經營有方,很快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傢俱有大機器生產規模的紡織廠。

陳萬運,又名陳曼雲,出身於浙江慈溪一個小商人家庭。陳萬運幼年時在家鄉進私塾讀書,15歲隨父到上海謀生。先在市郊浦鎮三陽泰煙雜店當學徒,後轉入虹口嘉興路上的乾新祥菸紙店當學徒≠年陳萬運做事認真,又肯動腦筋,深得店主器重,滿師後留店當夥計。

辛亥革命後,“實業救國”的思潮在國內風起雲湧,關心國事的陳萬運受其影響,萌發了走實業救國道路的意念。經過長期細心觀察,陳萬運終於找到了一條創業門徑。

當時西方列強大肆對中國商品傾銷,日用商品更是洋貨獨步天下,單洋燭一項,1910年進口就達百萬兩,洋燭取代了中國老式的油盞燈和土蠟燭。陳萬運發現,洋燭燭芯一直由日中桐洋行獨家經銷,儘管要價高,卻供不應求。在菸紙店工作多年的陳萬運揆情推測認為可以從這個本輕利厚、生產技術較為簡單的專案入手,步上創辦實業的征程。

1912年4月,他找到了兩個合夥人,一個是同鄉沈九成,在上海高運蠟燭店當學徒,另一個是陳的親戚沈啟湧,當時也在“乾新祥菸紙店”工作。3個人傾其所有,集資450元,在四川北路橫浜橋南堍士慶路鼎興裡租借5間小屋,購來10臺手搖燭芯車,開始製造洋燭燭芯作坊取名“三友實業社”,內涵3友合作,實業救國之意。產品商標定為“金星”牌。

一年後;沈啟湧跳槽;拆股分手;不久陳萬運的同鄉陳律甫入股2100元;其時資本增加至2400元,並在廠名上加註“美記”二字。產品出來了,要打入日商壟斷的燭芯市場,又成了難題。為了開啟局面,陳萬運和沈萬成自己走街頭,在日商洋燭行附近,擺攤點燃自制的蠟燭⌒人紛紛圍觀,看到蠟燭不淌油、不彎頭、不中途熄滅,確實不比洋燭遜色♀一街頭活廣告使“金星”牌燭芯從此名聲大振,“三友”的燭芯也以價廉質優的優勢迅速開啟市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貨燭芯供應中斷,日商借此抬高售價,英美廠商不得不向“三友”訂貨♀樣,金星牌燭芯逐步將日貨燭芯擠出中國市場。“三友”的生產規模也開始擴大。

1915年3月,沈陳兩人將資本增加到8400元,將《三友實業社美記》改為《三友實業社無限公司》,同年12月16日,“三友”改組為股份公司《三友實業社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增至3萬元,成立董事會,推舉慈溪在滬實業家史悠風為董事長,沈九成、陳萬運為董事,併兼正副經理‖年,“三友”還在橫浜橋南面建成三層廠房一座,工人增至百餘人,添置電力燭芯車16臺,燭芯球車2臺,燭芯品種發展到6種,日產量達到500~600磅,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各地廠商競相向“三友”訂貨,使“三友”在國貨界初露頭角。

1917年,陳萬運在楊樹浦引翔港購地30畝;建造規模較大的生產總廠,生產“三角”牌毛巾,與西鄰日商東華毛巾廠抗衡。1918年,經董事會討論,決定再增資,向外招資7萬元,資本金總計達10萬元。1919年,“三角”牌在北京農商部註冊備案,其圖案是由一個圓圈加內三角組成,寓意三人同甘苦、共患難‖年,又在川沙設立工場,添置木機百餘臺。

陳萬運聘請了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宙廉為第一任廠長,把好技術關。他們把生紗漂白改為熟紗漂白,使毛巾的吸水、手感、白度、紗支脫脂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是當時漂染工藝上的革新。

接著,三友社繼續開展毛巾花式的研究,他們把原來生產多年、式樣單調的紅藍檔式毛巾,改進一下,用鮮紅色在雪白平布上印上“祝君早安”字句,還為大宗客戶免費加印字號。以後,三友實業社又研究生產新穎別緻的多片綜織造的回紋浴巾♀三招,招招都使國產毛巾的質量得到了巨大飛躍《放市場後,深受使用者青睞,甚至遠銷東南亞一帶。

三角牌毛巾受到國人歡迎,暢銷全國,同時也使日貨鐵錨牌毛巾營業日益衰退。日商不甘心失敗,遂改變策略,用廉價政策,再來爭奪市場,運進單幅毛巾鐵機二百臺,設瑞和毛巾廠於華德路高郎橋與蘭州路之間,用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鐵錨牌毛巾,來勢兇猛。

三友實業社則提高質量,精益求精、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在提倡國貨、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