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驚愕,宋立國數十載,河西這片地方受轄制也過了十多年,誹議朝政的事情也曾有過,但是從未有人當著眾人之面如此直言不諱!
不過,眾老中間終有反應快的明白人,之前被張酒公戲稱作酸子劉的半百書生開口了,“羅將軍遠途而來,切莫輕下結論。有道是耳聞不若目睹,將軍所言,概聽路人之言,或聽部眾信報,如此輕定來日去向,實非明智之舉。之前將軍將往汴京一行,且聽老夫一言,多走多看,再訂來日之策!”
這老書生換了稱呼,表面上是恭敬了些,實際上卻是拉遠了距離,話語中含了規勸,卻又暗指羅開先話語唐突,決策冒失,幾個偏又語氣溫婉,坐實了現場和事佬的角色。
羅開先也不禁暗呼厲害,正要開口說話,一旁老楊犒的聲音響了起來。
“酸子這書生,每每開口便是之乎者也,今日這話語卻甚是爽快!哈哈!”老楊犒顯然並未被羅開先之前的話語影響了情緒,笑鬧兩句之後,轉又問道:“老朽壽數六十八,昔年也曾遊走天下,見過甚多英雄人物,也見過甚多狂妄之徒。羅家三郎率眾十數萬遠途而歸,途中萬苦千辛都不能阻擋,顯然非是坐井觀天之輩,不知三郎你適才如此之言,究有如何考量?可否給老朽眾人解說一二?”
“也好,就依楊老丈所議,且請諸位長者聽羅三一敘!”羅開先稍一琢磨,也不客套,開口便道:“世人所為立國,概因孤家寡民勢弱難以為生,故抱團以求衣食無憂出入平安。然眾家粥粥,利益不一,則務須制定規則條陳以約束,規條之下,必難有均衡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