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來,幾個揮著拳頭的也偃旗息鼓。
一干老者都是本地頗有頭臉的人物,自不會如同老楊犒嬉鬧般的做法,且葡萄酒而已,又不是什麼神物,並不能討好所有人,有所意動的人自會在之後有所舉動。
掌控了主動的楊犒並未息聲,而是開口對著羅開先問道:“適才話說一半,老朽知三郎率眾遠途而來,卻不知為何停駐於靈州荒蕪之地,為何不繼續東行?河西此地戰亂難明,暫且不提,河東甚或江南之地豐腴膏美,豈不遠勝靈州?”
羅開先暗道戲肉來了,卻是正襟危坐,坦然答道:“楊老丈所言不差,東方富餘,羅三亦早有耳聞。然羅三本是狂野之人,向來不服管教,手下有一班悍勇軍士,更有諸多由別族吸納之人,如到東方富餘之地,與人紛爭之時,如何處之?”
楊犒輕輕點頭又搖頭,讓人猜不準心中所想,只是有些慨嘆地說道:“今東方之地,除卻北部幽雲十二州,皆屬趙氏皇室轄制。趙氏那位香孩兒2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始得諸民擁戴,立有宋國,其弟3亦非凡俗,先有滅南唐4滅蜀5之功,後又有滅漢6之勞,其子,如今三世皇帝趙恆亦有北據契丹蠻族7之威,據聞為人與其父伯一樣雍容大度,三郎率眾東歸,想必無需為生計煩惱……”
一番話聽下來,若非這老楊臉上並無多少恭敬神色,羅開先恐怕都以為對方是趙宋皇帝派來的說客了。不過真意藏在細節裡,羅開先很敏銳的注意到了“香孩兒”“其弟”這樣的字眼,而且這老者更對宋帝直呼其名,即便已是年近古稀的老翁,這般稱呼也絕然稱不上恭敬。
待到老楊說完,羅開先收了之前的微微笑容,淡然說道:“楊老丈莫要誑某一介晚輩,羅三雖初到故鄉,然東方治政之事卻也略曉一二。趙宋皇室得位不正可謂世人皆知,前任帝王之傳承更是兄終弟及,說有金匱之盟8祖訓,卻也匪夷所思,至於老丈所說如今宋帝……據羅三所聞,那位皇帝非是御駕親征,而是為臣子逼迫到戰場上坐鎮……如此無能君王,怎能掌控諾大江山?羅三不才,不敢說自己在靈州定能別開生面,卻也不會對如此君王俯首帖耳!”
若說之前楊犒的話還算隱晦,羅開先這等說辭卻是毫無顧忌,一眾在座的老者深知其中避諱,俱都啞口無聲。
………………………………
注:1西州,這裡指西昌州,治所高昌,唐代所設,此時為高昌回鶻據有。後世此城已不存在,遺址位於tlf市東四十五公里。
2香孩兒,指宋太祖趙匡胤,據傳其出生時赤光滿屋,並伴有奇異香味兒,故而得名。楊犒年近七旬,與趙匡胤年紀相差彷彿,直呼香孩兒這等乳名並無不妥,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避諱。
3其弟,指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
4南唐,為五代十國時期李昇所立,傳言其為唐李恪四世孫,首都江寧,可惜國運並不久,937…975,尚未超過四十年。南唐亡國之主即為以詩詞著名的李煜李後主。
5蜀,也稱後蜀,五代十國時期孟知祥所創立,都城成都,只是延續時間很短,只有934…965短短三十餘年時光,亡國之主為孟昶,傳聞最早發明並使用春聯的人就是他。
6漢,指後漢,也稱北漢,951…979,是個只延續了二十九年的短命王朝,也是五代十國晚期最後一個滅亡的王朝。立國者為沙陀人劉崇,後改名劉旻min。北漢國都晉陽(今太原北),趙光義滅北漢時水淹晉陽毀了這個當時頗為繁華的西北堅城。
7北據契丹蠻族,指代檀淵之盟前後事。
8金匱之盟,史料記載趙匡胤之母杜氏病重之時所立遺囑,藏於金子做的匣子裡面,故也稱金櫃之盟。其內容是杜氏臨終前囑趙匡胤傳位於其弟趙匡義,是之後趙匡義成為皇帝的理法依據。
—————————————
附:感謝書友“陳忽悠”的微信紅包打賞!
第四十節 美酒閒話(下)
有句話說寧教人知,莫叫人聞。
意思是可以叫人知道,但是不要叫人親耳聽到或親眼見到。
這不是掩耳盜鈴的愚人做法,而是在具備規則的社會體系下,用規則來掩護自己的一種常規行為。通常指的是別人知道與否無關緊要,關鍵的是說話的時候不要被人聽到,從而拿來充作敵對的證據。
這其中的道理,但凡有些社會履歷的人都會很清楚,羅某人這話不啻於在鄰居家裡對著鄰居的親戚說對方的家長不會持家!
所以在座的一眾老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