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助,我想他們是不會派兵前來相助的,但是對於主公的哀痛,他們是應該知曉的,若是不來相助,反而幫助陶謙的話,勢必會引來其他諸侯的不滿,再等於和主公您結下了樑子,您現在可是手握二十萬青州大軍的諸侯,也不是誰都能得罪的!”荀彧分析道。
“好!就按照你的意思去辦,你速速回去起擬好哀書,發往各個諸侯那裡,我們不日便啟程攻伐陶謙!”曹操說道。
“屬下領命!”荀彧領命告退。
……
再說陶謙在自己的府中,已經著急地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他知道此事絕對瞞不住了,為今之計出了自己死守徐州城之外,也只有請來外援了。
陶謙對於這麼重大的事情,絲毫不敢怠慢,事關生死存亡之際,陶謙對於自己的僕人,也是不能相信的,這求援之事,還得交給兩個兒子去做。
雖然兩個兒子沒有什麼本事,但是帶著自己親筆書信去求援還是可以做的,而且他們一副庸碌的樣子,更容易引起諸侯們的憐憫。
“管家,你速去兩位公子給我叫來!”陶謙吩咐道。
“是!”管家立即去了。
不消片刻,兩個兒子都過來了。
陶謙的兩個兒子分別叫陶商和陶應,本身沒有什麼才能,只是各自都有誓死效忠的將士,為其爭奪徐州牧的職權。
“爹,我聽說曹操要來攻打我們徐州,這可怎麼辦才好啊!”陶商著急地說道。
“商兒,應兒啊,我此次召你們前來,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啊!”陶謙說道。
“父親有什麼吩咐,儘管說來吧,孩兒一定給您辦到!”陶應說道。
“這裡有四封求援的書信,你們分別帶去給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我想他們總會有一路兵馬會前來相救的!”陶謙說道。
兩個兒子分別接過兩封竹簡書信,齊聲道,“還請爹爹放心,孩兒一定不服您的期望。”
陶商和陶應分好了路線,便各自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