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咱家現在已經掌握了朝廷的大權,為什麼百姓還敢在背後議論咱家,難道就不怕咱家滅他們三族麼!”
李儒思考了片刻之後,說道,“董相國,或許這洛陽的百姓對您之前的所作所為痛恨至極,但是隻是言語有所出,並未有什麼行動!”
“大膽,咱家乃是代天行事,豈是這些平頭百姓所能議論的!”董卓怒道。
隨即又向李儒詢問道,“你可有什麼法子,讓那些百姓把嘴閉上!”
李儒低下了頭,陷入深深的沉思,他在想,這些百姓到底是出於什麼,明明已經改朝換代了,難道……
李儒似乎恍然大悟,“董相國,現在的百姓對您如此不敬,無非是還想著前朝的皇帝,那些愚蠢的刁民肯定還巴望著大皇子劉辯能夠重新登上皇帝的寶座!”
“呸,他們簡直是在做夢!”董卓怒道。
“李儒,你說,咱家是不是應該把弘農王給砍了!”董卓瞪著眼睛說道。
李儒大驚,“這……”
“咋了,不行啊!”董卓反問道。
“這殺人總要有個由頭吧,況且這還是一位王爺,前朝的君王!”李儒謹慎言道。
“咱家說殺就殺,還要什麼由頭!”董卓盛怒,“咱家就是要讓那些洛陽城的刁民給咱家,永遠把嘴閉上,他們永遠也別想被咱家廢了的弘農王重新登基。”
“若是直接殺了,恐怕會導致民反!董相國您不得不思慮周全啊!”李儒勸說道。
董卓細細一想,或許還有些道理,於是便傳來甲士詢問。
“你們近日在弘農王永安宮監視,可有什麼發現麼!”
兩名甲士回道:“並無什麼特別的,只是經常聽到弘農王爺作詩!”
“作詩?”董卓疑惑,“什麼詩,說與我聽聽!”
“小人只記得最後兩句是‘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
“大膽!”董卓怒道,“竟然說咱家不忠義,還對咱家有怨恨,汙衊朝中重臣,怨望做詩,實在當誅!”
李儒一聽,雖然覺得這個理由實在過於牽強,但好歹也是一個殺人的藉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