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配了一個氧氣鋼瓶。用以向氣缸中噴射氧氣而不是讓發動機直接吸入空氣。相比直接吸入空氣,氧氣的助燃效果更好,燃燒效率更高。而且直接吸入氧氣的話,也能夠在在氣缸中噴入更多的汽油,並保證它們可以得到充分的燃燒。所以,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大的功率。
“原來是這樣呀。這就可以理解了。不過如果這樣幹,這臺發動機的壽命一定會一塌糊塗吧?”史高治想到。
在史高治原來的時空裡,也有類似的做法,叫做氮氣加速。很多喜歡賽車遊戲的人在玩諸如《極品飛車》(又名極品碰碰車)這類的東西的時候,都見識過這套東西。氮氣加速系統使用的其實不是氮氣,而是一氧化二氮,也就是俗稱的“笑氣”。它的工作原理是把N2O形成高壓的液態後裝入鋼瓶中,然後在發動機內與空氣一道充當助燃劑與燃料混合燃燒,N2O高溫時產生兩個氮原子一個氧原子,氧原子助燃,氮原子給氣缸降溫。以此增加燃料燃燒的完整度,提升動力。
這套系統原本是二戰時德國空軍開發出來的發動機興奮劑。當時德國空軍在發動機技術上落後於美英,尤其是他們一直沒能突破廢氣渦輪增壓技術,這導致德國空軍的戰鬥機在歐州上空被美國戰鬥機各種吊打。為了增加發動機功率,尤其是在高空缺氧環境下的可用功率,德國人就搞出了這麼一套東西。但是這套東西的使用也是代價不菲的。
一般來說,這套系統的使用不得超過一分鐘。這是因為氣缸溫度會急劇上升,超過一分鐘很可能就會出現爆缸之類的嚴重問題。而且過高的溫度壓力都會損害發動機的壽命。
果然,在後面的情報中果然提到了,使用這種系統後,發動機一般使用三十秒到四十秒左右就會發生嚴重的事故損壞。
“愛迪生直接使用氧氣,不這樣才怪了。”史高治想。
在後世的氮氣加速系統裡,之所以不直接使用氧氣,那是因為用氧氣難以控制發動機的穩定性。在氮氣加速系統中,N2O分解的時候,產生的氮氣可以給氣缸降溫,而直接用氧氣就沒有這樣的效果了。所以三十秒左右爆缸完全正常,甚至二十秒出問題也不是不可能。
“看了,這種系統最多連續使用十來秒吧。”史高治這樣想的。而此時,愛迪生和摩根到底想幹什麼,已經很清楚了。這樣的發動機,除了用於賽車,還能有什麼用呢?
……
“你的這種發動機只能安全的用十來秒鐘,這有什麼用呢?”摩根問道。
“摩根先生,不是發動機只能安全的用十來秒,而是氧氣加力系統只能安全的使用十來秒。發動機本身應付一場比賽還是毫無問題的。”愛迪生解釋說,同時也深深的感到一種無奈。如果是麥克唐納先生肯定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吧。
“這樣說來,這八十五馬力的功率,只能用十來秒?這麼短的時間又有什麼用呢?”摩根問道。
“超車的時候,以及當我們減速過了一個彎道之後,重新加速的時候,啊,摩根先生,您經常看賽馬,肯定知道,賽馬在過彎道的時候,是需要減速的。而在轉過彎道之後,加速更快的賽馬肯定更容易獲得勝利。開啟這套系統,能夠讓我們的車迅速的提速,從而取得優勢。這就是非常大的優勢了。”愛迪生細細的解釋說。
“這樣說來,我們在設計比賽規則和賽道的時候,就要多多的替這種發動機的特點考慮一下了。到時候希望你的發動機和賽車能給我一個驚喜。”
“一定不會再辜負您的期待的。”愛迪生說。
“賽車的開發也要加緊。”
……
“既然他們想和我們玩賽車,我們就陪他們玩。”多蘿西婭說,“給他們迎頭的一擊,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只是……只是我們要是贏了,會不會讓他們又縮回去呢?”
“那就得看他們已經投入了多少資本進來了。”卡羅爾說,“如果投入進來的資本太多,他們是不可能輕易的退出的。”
“我覺得還是應該給他們一個勝利,鼓舞他們把更多的錢投進來,把工廠辦起來,等到他們正式的把工廠辦起來,開始準備出產汽車了,我們再猛的降低價格,把他們逼到無利潤的地步。”洛克菲勒這樣說。
洛克菲勒當然更願意汽車降價擴銷,因為這對石油行業,尤其是煉油行業太有利了。
“我覺得可以輸,但是不能慘敗,要給他們希望,給他們名聲,但也不能讓我們的名聲受損。所以,他們可以辦車賽,我們一樣可以。他們大概會搞個短時間的場地速度賽。我們就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