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麼在技術轉讓方面呢?”這個時候,一個人開口了。
“這位先生是?”唐納德問道。
“啊,這是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先生。是老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先生的兒子。”提爾皮茲趕緊向唐納德和小約翰摩根介紹這個人。
“啊,原來是克虜伯先生。真是幸會。”唐納德趕忙回應說。
說起來克努伯公司一直都是麥克唐納步兵武器公司的競爭對手之一。德國人的大口徑火炮也一直是由這家公司提供的。克虜伯公司和德**界、皇室的關係都非常密切,甚至被稱作是德國的國家企業,國有兵工廠。
只是和歷史上不同,因為麥克唐納步兵武器公司以及麥克唐納鋼鐵的興起,克虜伯大炮在世界範圍內的銷售量比起原本的歷史上要差不少,不過,靠著國內的訂單,克虜伯公司的生意倒也不錯。不過在大口徑火炮的相關技術上,他們和美國還有英國依舊有不小的差距。
“克虜伯先生,我想您也知道,火炮技術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術,而且這些技術的適用範圍也遠遠不限於火炮。所以,我們雖然願意進行一定的技術轉讓,但是,如果要想獲得所有的相關技術,這恐怕需要很多很多的錢,這個數字恐怕要遠大於這個造艦計劃的支出。”唐納德這樣回答說。
“這我們當然知道。”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也回答說,“但是我們並不是完全沒有技術基礎的,我想我們只需要一部分的技術,比如炮管的處理技術。”
唐納德知道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提到的技術指的多半就是麥克唐納的單肉身管自緊技術。火炮的炮管需要承受巨大的膛壓,為了避免出現炸膛這樣的事故,最傳統的做法就是直接將炮管加厚。但是這種做法帶來的後果就是炮管越來越重,用起來也就格外不便。而且過於沉重的炮管本身的重量也會造成炮管的彎曲下垂。導致火炮精度大幅下降,長時間使用後,炮管的變形就更加明顯。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時一般常見的做法有兩種,一是研製更先進的炮鋼,讓鋼材本身的效能更好,二是使用套管技術,也就是將炮管分成兩層或者多層,每一層的外徑都比它外面那層的內徑稍微大一點點。首先將外面的一層燒紅,因為熱。脹冷縮,這時候就能將它套在裡面的一層炮管外面,等到外層的炮管冷卻了,它就能向內層施加一個向內擠壓的預應力,等到火炮射擊的時候,這個預應力就能抵消一部分膛壓,從而使得更薄的炮管能夠承受更大的膛壓。當然這樣做成本會高很多,而且效果也有限。
炮鋼方面,克虜伯公司也研究過麥克唐納的產品和自己的產品的不同,但是他們發現,事實上麥克唐納的炮鋼在品質上雖然要略好於克虜伯的炮鋼,但是好得也有限,這樣的炮鋼用德國工藝做出來的管壁厚度和原版一樣的炮管根本就無法承受麥克唐納步兵武器公司的成品大炮的膛壓。所以,克虜伯推測麥克唐納那裡一定有一種全新的處理炮管的關鍵技術。而在現在的這個生意裡,他最為看重的就是能不能借此得到這種技術。因為這種技術對於一家生產大炮的企業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那麼麥克唐納的身管自緊技術是怎麼回事呢?這種技術就是在製造炮管時對其膛內施以高壓,使身管由內到外區域性或全部產生塑性變形。在高壓去掉以後,由於各層塑性變形不同,造成外層對相鄰內層產生壓應力,即內層受壓、外層受拉,就像無數層筒緊身管一樣,因而可以使身管強度明顯提高。使它足以承受巨大的膛壓。
“這種技術非常重要,而且對於工藝水平的要求很高,操作不當就很容易造成廢品。”唐納德回答說,“如果需要轉讓這種技術,僅僅是目前德國政府給我們提供的這個報價恐怕是不夠的。”
第五百章,注視
在原本的時空裡,套管技術是在一戰前法國人發明的,因為這種技術,太過簡單,甚至不需要後世赤兔國那種瞪一眼就懷孕的特技,任何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工業基礎的國家,看成品一眼也都立刻就會,所以這種技巧立刻就擴散開來了。當然在這個時空裡,這種簡單到喪心病狂的技術當然是史高治的麥克唐納步兵武器公司先搞出來,然後全世界跟風的。
“總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句後世經典的裝逼用語到是真可以用在麥克唐納步兵武器公司的火炮上面。因為他們很快就發展出來身管自緊技術,而這東西可就不是看一眼就能會的了。
通常的身管自緊技術有三種:擠壓自緊,爆炸自緊,以及液壓自緊。擠壓自緊是用一根比炮管內徑略粗的擠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