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艾瑪坐著一動不動。
“你怎麼啦?不願意嗎?你怎麼啦,艾瑪?我們可不能見死不救!”諾伊爾加重了語氣。
“你瞧,他們在這裡啦。”艾瑪拉開了帳子。
……
希爾曼送走了兒子,如今他正坐在碼頭邊的高岸上,眺望著波光粼粼的特拉華河。這是一條繁忙的河流,每天都有無數的船隻在這裡來來往往。曾幾何時,他的船隊也在這條河上為他帶來過財富和地位。有那麼一段時間,在這個碼頭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船隊正在裝卸貨物,而當他走過的時候,人們都會朝著他露出笑容,主動地向他問好……
不過這一切都成了過眼的雲煙。在投機石油失敗後,他的船隊,他的房子,他的一切已經歸了別人,甚至於他還欠著一大筆的債務。他把最後的5000美元給了兒子,讓他在半夜裡悄悄地上了一條去往南方的船,然後就回到了這裡,望著這條曾帶給他財富和光榮呆呆地坐著,一坐,就是一整天。他看著太陽昇起來,霞光將河面映得通紅;也看著太陽昇上高空,陽光在浪尖上跳躍;現在,他看到夕陽西下,河面上殷紅如血。他知道,太陽落下去了,明天還會再升起來,但是人,尤其是像他這樣的已經要老了的人的事業一旦垮了,就再也沒有爬起來的機會了。
“是時候了。”希爾曼費力的站了起來,然後彎下腰,將綁在腳上的那塊石頭抱了起來,又向著四周望了一眼,最後晃了一晃,就直挺挺的墜入了河中。
……
“嘿,比爾,你輸了。我就說那傢伙是來跳河的吧?這些天,凡是在河邊轉來轉去的人,坐著不動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是來自殺的。最近這幾天,這一段河面上至少死了一百人,我親眼看到的就不下二十個。”一個人說。
“那,你就看著人家自殺?也不去勸勸?”
“勸什麼?現在但凡還有一點辦法的人,誰會走這條路呢?再說,何必勸人家活著受苦呢,早點死了少受罪呀。”那個人搖搖頭說,“要是有一天,我也站到河邊去了,你千萬不要拉我。”
第一百八十三章,挑動群眾鬥群眾
在這個時代的美國,每一次的經濟危機幾乎都會帶來一次從東部往西部的移民風潮。那些在經濟危機中虧得一無所有的人,那些丟了工作,無法再在東部立足的人紛紛向著西部轉移。只是,西部的日子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好過,林肯總統的《宅地法》規定:凡一家之長或年滿21歲、從未參加叛亂之合眾國公民,在宣誓獲得土地是為了墾殖目的並繳納10美元費用後,均可登記領取總數不超過160英畝(1英畝=0。40公頃)宅地,登記人在宅地上居住並耕種滿5年,就可獲得土地執照而成為該項宅地的所有者。
西部是這樣的廣闊,160英畝的土地哪怕再貧瘠,也足以支援一個小家庭的生活了。不過,林肯的這個法案有一個小小的,可資利用的漏洞。當時,美國政府為了能夠儘快的獲得支援戰爭的資金,在《宅地法》裡面加上了這麼一個條款:
“如果登記人提出優先購買的申請,可於6個月後,以每英畝1。25美元的價格購買之。”
這個條款給了很多投機客機會,他們只需要僱傭一批人,讓他們先登記160英畝的土地,然後隨意在上面撒上些穀物種子,讓上帝耕種半年,然後再用每畝1。25美元的價格將這些土地買下來。然後再轉給那些投機客。這樣一來,這些投機客就得以用非常低廉的價格購得大片的土地。然後那些拿了佣金的傢伙就又會去申請新的土地,然後又是一個輪迴。
林肯對於這種情況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但他卻難以阻止這種鑽法律空子的做法。這一來是因為當時他的政府的確是非常的需要錢,二來是因為,這樣做的一些傢伙背後的勢力他有點惹不起。
發明這種手段的傢伙正是曾被林肯稱讚為“愛國商人的榜樣”的史高治。靠著這樣的手段,他在德克薩斯和路易斯安娜購買了大片的土地。因為在當時,史高治史美國政府最大的債主,如果美國政府讓他不滿意,他只需要停止向聯邦政府借債,就能讓聯邦政府的資金鍊斷裂。所以,林肯也就只能多史高治得這種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看不見。
既然看不見史高治的所作所為,那麼林肯政府當然也就只能看不見其他的人的類似舉動了。於是,有樣學樣,依葫蘆畫瓢的傢伙全冒出來了。嗯,結果,土地賣出去了不少,但事實上,很多都落在了像史高治這樣的大資本的手裡。
當然,西部的土地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