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規模行動的原因。
現在的美國海軍實力還沒有達到二戰末期的巔峰時刻,工業機器運轉加速也需要一個過程,大量的戰艦還在船臺上沒有下水。而服役的海軍主力卻抽調向歐洲。
在大西洋上,老舊戰艦都開始了和德國海狼的搏殺。而太平洋上只留下一艘衣阿華戰列艦和6艘航母挾制日本人的南下進攻,被動防守。
美國人不急於和日本人對決,日本人的刀影並沒有唬住美國人,只是時機不對,他們要先照顧歐洲,這打亂了孟享的原定計劃。
此前的八日戰爭是他的一次對外界反應的試探。
最主要的還是試探美國人的反應。
英美請求華夏對日作戰,最希望的是華夏在朝韓半島甚至是日本本土作戰,讓華夏南下畢竟有些不情願。
但這一次華夏軍隊南下,美國人並沒有什麼過激行為,反而加大了對華貿易。
這讓孟享鬆了一口氣。
後世人都知道,美國人在二戰並沒有盡全力,孟享也無法估計出美國人的底線在那裡。
他始終都是把美國當做了華夏崛起障礙中的最後boss,既然華夏要攥取亞洲的利益,觸手伸到中東,甚至澳洲、非洲,亦或者南美等地,必然要和美國發生衝突。
抱著雙方始終有一戰的念頭,孟享一直希望先削弱美國人的力量。
即使華夏海軍已經隨時可以拖出來和日本海軍一戰,但孟享依舊希望先讓日美先來個狗咬狗。
但他等不到美國人平緩了歐洲危機後,再和日本人決戰。他需要儘快的收割南方的果實。
孟享還曾考慮過其他的選擇,一個是讓歐洲危機稍作平緩,讓美國人先和日本人激烈的打一場。這樣就需要先壓制一下德國人,而且美國人不一定按照這個套路來。
一個是讓德國人拖住美國,使得美國顧不上亞洲。這樣日本這把菜刀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