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是兩百多後金兵的屍體,還有上百死傷的馬匹,他身後是大約兩千騎兵和龍騎兵,更後面則是急行軍趕來的步兵。
登州軍在煙霧中開出一條路,撲滅了沿途的火頭,大軍順著官道追擊後金軍,登州騎兵在圍城中儲存得不錯,馬匹的體力遠超過遠道而來的建奴。
路邊跪滿了投降的包衣,總數約有兩千上下,都是被留到最後的阿哈,面對登州騎兵,他們沒有逃跑的體力,只能選擇投降。登州騎兵沿途追上不少掉隊的後金兵,這些後金兵大多都是各旗精銳,在散兵戰中走失了方向,霧氣散後才去追大隊。這些後金兵大多被斬殺,少量的逃入了山林和原野。登州軍顧不得追殺這些散兵遊勇,一路急追到了木場驛,這個離旅順五十里的要點。
朱國斌在河邊追上建奴後衛,兩輪衝擊斬殺兩百餘建奴,但他很快發現了河中的異常,對面的後金兵也列好了陣列,如果他冒失衝過去,很可能會有部分騎兵被水流隔斷與南岸的聯絡,遭到對方騎兵的剿殺。他派人以查探,後金兵在上游建了一道水壩。
陳新匆匆趕到他的認旗處,舉起遠鏡觀察著,對面木場驛的驛站外約有三千後金騎兵,皇太極的大氂赫然在列,不過他們陣形也有些混亂,看出的來是匆忙間整隊的,他們似乎在等著登州兵過河。
朱國斌對陳新道:“建奴在上游建了一道水壩,河道中已經沒有水了,他們的騎兵輕易就過去了。”
“現在上游已經開始放水了?”
朱國斌搖搖頭,“還不知道,特勤隊對木場驛的偵查一直不順利,原來建奴才這裡修這個東西。”
陳新今天是第三次遭遇挫折,先是莫名其妙的大霧,然後是火阻,現在又成了水阻,看得出來皇太極對這次撤退計劃了很久,除了大霧是偶然之外,火燒大營和水阻都是皇太極的設計,他還特別派人加強了木場驛的防守,陳新派出的偵察船發現那裡後金兵眾多,登陸作戰的話沒有什麼勝算。
這個地方是比南關更重要的要點,因為其地勢狹窄,而且還有河流阻隔,軍令司的各種推演中,都是在此地重創後金軍,其中也有人提出過後金可能修築水壩,但最後劉破軍認為只要咬緊後金尾巴,那個水壩不會有多大作用,放水淹的話,會把後金兵一起淹掉。
誰知道皇太極在前面加了一道火阻,由此拉開了距離,大霧則造成登州鎮的混亂,陳新在最後關頭沒有忍耐住,匆忙派出騎兵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使得騎兵和龍騎兵也產生混亂。
陳新在心裡自我檢討一遍,這種大戰的經驗登州鎮還是欠缺,參謀體制在計劃制定上已經顯示出優勢,但這種緊急情況一出現,參謀們就都沒有主意,還是得靠陳新拍腦袋。
“你們打算如何應付?”
朱國斌回道:“屬下派了龍騎兵的所有分遣隊下馬,已經往上游進發。”
陳新搖頭道:“這三千騎兵是從旅順退來的,東面山谷夾道里面肯定還有接應的人馬,就是以前駐紮木場驛的嶽託所部,等著咱們過河夾擊咱們的騎兵。”
兩人說話間,上游傳來水流咆哮的聲音,一道潮頭奔騰而下,在河床中撞擊起片片水花,水流很快灌滿了河床。遠處的後金騎兵陣列響起鳴金聲,依次調頭從木場驛那個兩山夾道離開,最後只剩下五百白甲兵簇擁著皇太極的大氂,他們在最後壓陣,待其他甲兵遠離後,才從容的打馬疾奔而走。
陳新看看河中水流的勢頭,還沒見減少的跡象,對著那面大氂的方向冷冷道:“算你運氣好。”(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六章 老友
第一百四十六章
後金兵丟棄了輜重一路狂奔,當日就到達了金州,精銳撤離很快,途中跑得斷氣的包衣都多達百人,總共有又一千多包衣和蒙古人投降。路上丟下的兵仗鎧甲無數,殘餘的紅夷炮也有三門輪架損壞,不得不丟棄在路邊,變成了登州鎮的戰利品。
靠著精心策劃,皇太極總算是脫離了最危險的地段,只付出了約五百甲兵的代價。此時後金軍軍心渙散,金州的城牆和糧食儲備給了他們喘氣的機會,但遼南依然不算穩妥,他們還需要繼續撤退。
一旦開始逃竄,那後金兵在這次戰役中就不再是重大威脅,陳新領著旅順主力大膽追擊,登州軍當日追到南關下營,後金兵沒有來得及破壞南關那個粗糙的堡壘,登州軍就在裡面駐紮,沿著南關要點佈防,一天就恢復了南關的的防禦,首先保證自己的防守穩固。
登州鎮氣勢如虹,第二天登州騎兵和龍騎兵就兵臨金州,絲毫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