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2 / 4)

小說:驚門 作者:

在竹筏上,履世終於當面點破。接著成天樂則說的更透。

其實史天一比成天樂小几歲,今年只有二十八。史天一為什麼不想想履世如此經歷、年紀又比他大,如今不也是沒有破妄大成嗎?

史天一似有所悟,默默無語陷入沉思。履世也沒有再說話,一襲青衣在風中飄蕩,腳下的竹排分開波浪向蔚藍的大湖深處飄然行去。陽光灑在水面上,遠方有漁歌隱隱,天地之間一片安詳悠怡,從遠處望去,這竹筏以及筏上的四人是一幅極有意境的動態畫面。

成天樂背手看著被竹筏分開的流水,蕩起的波紋遠遠散開,又和湖面上的浪痕疊加、碰撞、漸漸的消散,充滿了天地靈息的韻味。所謂天地靈息不僅僅是雄渾險峻的威壓,也有著溫柔默默的盪漾,成天樂彷彿看出神了,而竹筏上的幾人彷彿也都在出神。

成天樂在低頭看水,看著看著卻突然愣住了,因為水面忽無波。竹筏在湖中走,雖無槳無楫卻是受御形法力推動,總是會帶起細碎的浪花和波痕的,可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一瞬間,湖面卻變得平滑如鏡,竹筏悄無聲息的滑行而過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成天樂一怔,以為自己看錯了,眼皮一眨又看見了浪花,再一抬頭,前方出現了一座巍峨的高山。可以肯定方才遠眺的時候,湖中絕對沒有這座山。此刻他不得不嘆,原來正一三山的這道門戶是在湖中,剛才不知不覺間就穿了過來,竟不知那洞天結界是如何開啟的,看來履世身上應帶著正一門弟子特殊的感應法器。

巍峨青山有千米之高,撲面而來擋住了左右及後方的視線,看不表這洞天福地的全貌。成天樂的反應尚且如此,後面的姜璋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呼。站在前面的履世微笑道:“成總、姜道友,前面就是正一三山之一的法柱峰。”

竹筏拂開輕波靠岸,這裡也是一片竹林,景緻和來時的湖岸邊幾乎一樣,假如恍惚不察,恐怕還以為又回到了原地。林間有一條兩人多寬的小徑,落滿了枯黃的竹葉踩在上面沙沙作響。出了竹林有一條石板路,前方有一個石牌坊,坊楣上寫著“法柱峰”三字,旁邊還留有落款——徐妖王勝治。

再看兩邊石柱上刻著一幅對聯:“雲水若無心,出人間為雨露;泉石動清聽,入崑崙化山河”,也是同一人手筆。

有四名青衣道童站在石坊前,向眾人稽首道:“是姑蘇萬變宗成總到了嗎?和光師祖正在題心壁等候。”

成天樂趕緊回禮:“實在不好意思,有勞諸位了,怎麼能讓前輩等我呢!”

履世微笑道:“他們不是在迎候成總,就是在此值守。而無論成總來與不來,和光師祖今日也會在題心壁持筆書崖。”

穿過石坊沿蜿蜒的石板小徑登山而上,成天樂忍不住問道:“方才我看那石坊上的題字落款,怎麼是一位妖王?”

履世答道:“當年祖師鑿建正一三山時,得各路仙家相助,那石坊自千年前就一直在那裡。我也曾問過師尊同樣的問題,師尊也不清楚,便去問師祖。”

成天樂:“那你師祖是怎麼回答的呢?”

履世:“成總,您叫天樂,別人也可以取號妖王。”

成天樂愣了愣:“這不是和光前輩的原話吧?”

履世:“當然不是了,我師祖當年怎麼會知道成總您會來呢?他只是告訴師父,假如再有人問,就這麼回答便是。”

繼續往上走,成天樂突然以神念問史天一道:“史道友,你可知履世之師澤名真人,是何時修為大成的?”

史天一不好當著履世的面回答這種問題,只得悄悄用手指比劃,答案是四十五歲。成天樂沒有再問什麼,史天一卻很納悶,不清楚成總為何突然要問這個?過了一會兒他好像又想明白了,神情變得釋然。其實成天樂表達的含義很複雜,涉及了好幾個問題,夠史天一琢磨一陣子的。

法柱峰從遠處看是一座高山,身在山中卻看不清它的全貌。這條小路蜿蜒而上,給人感覺這座山是分層次的,每到一個拐彎處便有一條岔路延伸而開,通向一片山林掩映中的樓閣房舍,看得卻不是十分真切。(未完待續。)

多年之後,再遊三山;風光另妙,請留月票

想當初寫《神遊》時,石野也曾拜過正一三山,那時這位崑崙盟主還是一位高中生。如今書裡過去了二十六年、書外過去了七年,而我的感覺只像先後落下了兩筆而已,就如同在定境中觀元神世界的演變。

成天樂今天看見了一副對聯,而石野當年並沒有看見,因為他沒有從這道門戶進去。而書裡寫下對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