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能力的三十七毫米航炮吊艙。但陳翰章依舊從來沒有認為飛機,會是一種犀利反坦克武器。
在他看來用炸彈命中高速運動中的坦克,那存粹需要運氣加上技術,能命中十有**都是蒙的。而加裝航炮之後載彈量少不說,威力還相當有限。威力大航炮,機體又承擔不了。至於火箭彈,精度實在太差了。
所以陳翰章從來就沒有認為飛機,會在反坦克作戰之中充當主力。除非集中B十七、B二十四、斯特林一類的戰略轟炸機,來一個地毯式的轟炸。但那種轟炸對任何軍隊來說,都是一個沉重,很難承擔起的負擔。
反坦克作戰這玩意,畢竟不像對城市的戰略轟炸。用戰略轟炸機或是中型轟炸機,裝載成百上千噸高爆炸彈或是凝固汽油彈,去對付幾十輛坦克,甚至十幾輛的叢集,這個效費比簡直太不成正果了。
但這種PTAB集束炸彈,在實戰之中遠遠超過演習表現出來的威力。以及伊爾二攻擊機對地攻擊時候,表現的靈活性和威力。讓陳翰章的心中突然升起一種感覺:“難道在未來的戰爭之中,空中優勢的與否,真的可以決定一場戰局的走向嗎?”
“難道未來的戰爭的命運,真的就取決於能否掌握空中優勢?在戰爭之中沒有空中優勢的一方,就註定只能是失敗的一方嗎?大兵團機械化的作戰模式,難道真的就離不開空中掩護?”
這個疑問在陳翰章的腦海裡面盤旋了很久,卻是最終也沒有找到一個準確的答案。但不管他究竟能不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但是對於陳翰章來說,航空兵給創造出來的這個戰機,如果還抓不住的話,那就不是他陳翰章了。
早在航空兵出動的伊爾二攻擊機群,輪番在日軍戰車第一旅團的陣地上傾瀉彈雨的時候。便從前方觀察員的報告之中,敏銳的察覺出自己原來制定的戰術,恐怕只能改變的陳翰章立即調整了部署。
他以兩個團的兵力,並集中一半的炮火掩護,在一個坦克營的支援之下,從正面強渡漕河,對保定城北的日軍再一次發起攻擊。同時集中一個步兵團,加強全部的自行反坦克炮,以及兩個坦克連,從保定與徐水交界處的龍化、馬莊一線,向保定城與漕河集之間,強行發起穿插攻擊。
陳翰章的目的很簡單,將保定城與城北的日軍叢集的聯絡切斷。既然日軍出城主動迎戰,給自己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戰機,那麼自己絕對不能讓日軍在縮回城去。不管日軍剩下的兵力多少,都絕對不能讓他在縮回去。
因為對於陳翰章來說,在解決保定城北的這坨日軍,對他下一步的戰略部署,會更加有利。保定戰場這個日軍深入自己縱深的突出部,他還是準備充分的用足。這麼大的一個坑,只吸引到這麼多的日軍,那裡夠當初自己有意識的給日軍暴露出來的弱點。
雖說自己的計劃,被航空兵攻擊機群,將戰車第一旅團全殲了,給打亂了一定的腳步。但是陳翰章還是想試探一下,日軍究竟會不會真的捨得放棄保定。利用在保定戰場上給日軍制造的危局,吸引更多的日軍,到這個“固守可以威脅到正面抗聯側翼”的突出部來。
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
當初陳翰章有意識的將平漢路的南下攻擊終止線,改到保定而未按照原定計劃直接南下新樂,或是將戰線推到定縣一線,與河間一線拉平戰線。從而在保定方向,給日軍保留了一個突出部,就是想要利用自己的裝甲叢集,用這個突出部吸引更多的日軍。
一直牢記楊震在戰場上關於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攻下再多的城市,也不如圍殲日軍一個師團。我們是本土作戰,一旦攻城,城內的百姓都可能變相成為人質。一發炮彈下去,死傷的都是我們骨肉同胞。
如果有能在野外殲敵的戰機,就儘可能的不要攻城的話的陳翰章。不喜歡他的坦克部隊,採取那種一線平推、趕鴨子的戰術。他更喜歡那種斷敵後路,向心攻擊的戰術。尋找戰機避開城市,在野戰的情況之下殲敵。
所以他雖說壓根就沒有打算現在就奪回保定城,但是他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給保定城內的日軍造成最大的恐慌。讓日軍為了救援保定,從高陽與河間正面抽調至少相當部分的兵力增援保定,以拉開日軍行動的間隙,給自己的迂迴突擊創造條件。
自己手中的兵力雖說有一定的損傷,但是筋骨和元氣還在。而且北平周邊的戰場,已經打通了平西與平漢線之間的聯絡。晉察冀軍區部分部隊,已經陸續開始收復平漢線沿線城市。與平西縱深地帶的聯絡徹底的打通,也相當於指日可待。
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