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1 / 4)

小說:穿越紅樓去寫文 作者:風雅頌

這一日,忠順親王招了幾個名士一同賞雪吃酒,蕭蕭冷竹,高高雪臺,笙簫細奏,鑼鼓微響,無甚五彩帳幔,不過幾盆花石,寒風徐送,悽悽淡香,端見高臺之上,丫頭伶俐,佳人柔情,極是雅緻。

中有客人喝彩道:“琪官這嗓子,是越發好了。嬌柔婉轉,珠圓玉潤,真個是千伶百俐。”

王府諸般戲子,唯獨琪官素合忠順親王心意,故而忠順親王聽得客人讚賞琪官,不禁拂鬚微笑。

卻不料,那客人又道:“琪官雖唱得伶俐,不過唱來唱去盡是這些熟戲文,倒辜負了琪官的嗓子。”

忠順親王原是今上兄弟,因一心做個閒王,從不過問朝廷諸事,只以吃喝玩樂為念,聽得這話,便問道:“可是最近出了什麼精彩的新戲?”

“倒不曾出,只是我新見得幾個新奇話本,便想若編出曲譜,排演出臺步身段,琪官扮上行頭來唱,演將出來,倒真真是絕妙好戲。”那客人端起茶來,如是說道。

“這主意倒好,太妃壽日,王爺按例是要送戲進宮的,若排出新戲來,送進宮去,也可顯王爺的孝心。”旁邊也有人湊趣著出了主意。眾名士皆稱妙也。

忠順親王素來最是孝順,因聽得諸人皆如此說,也動了興致,問道:“究竟是何等新奇的本子?”

便命人尋了來,果見幾個話本,雖寫忠義孝子,賢臣良將,佳人才子,但敘事之處,皆新奇有趣,毫無刻板迂腐氣。

忠順親王不由得讚道:“果然極新奇巧妙。也值編幾齣新戲來,博太妃一笑。”

忽見那客人一驚,急步上前來,伸手奪過一本書,藏至懷中,大罵下僕道:“瞎了你的狗眼,怎的將這書也拿來了?倘或王爺怪罪……”

忠順親王微微動怒:“這是什麼書?為何不讓本王過目?”

那客人忙跪下請罪道:“回王爺的話,這書悶而無味,且有隱射之嫌,故不敢汙王爺慧眼。”

忠順親王冷笑道:“拿過來,本王看了再說。”

那客人無奈,只得將書呈上,因分說道:“聽聞外省有人告此書妄議朝廷,我見此書文字雖粗俗,但也不失有可取之處,且尚未聽說此書被禁,方才不曾銷燬,誰知下僕竟錯拿了來。並非有意在王爺跟前失儀。”

忠順親王聽了那客人如此解釋,倒也斂了幾分怒氣,將書接來一看,封面《太上京》三字,翻開封面,才見扉頁上除書名外,左上印著一行小字,榮國老人著。

忠順親王微微皺眉頭,只覺榮國二字十分眼熟,但也不曾多在意,繼續看了下去,這一看就入了迷,及至看了大半,忠順親王忽而拊掌大笑:“這裡頭寫得倒有大半是榮國府家事。榮國老人,少為紈絝子弟,這書莫不是賈赦所寫?有趣,有趣,實在有趣!”

第27章 穿鑿附會

“王爺此言謬也,豈不聞荀子云‘其於禮儀節奏也,陵謹盡察,是榮國已’。此榮國老人乃是昇平之世一老翁耳。”

旁有名士笑道。既是名士,自來狷狂,幾乎是明晃晃地指責忠順親王胡說八道。不過名士引荀卿之言,又有歌功頌德當今的折腰之語,忠順親王卻是發作不得。

“若如此說,這書中所載之事又作何解?”

忠順親王眉頭微皺,他本來只是玩笑之語,被人指責,臉上也有點兒掛不住,幸而親王之尊,涵養還是有的。

名士則笑:“世間萬事俱陳跡,古今一也。以王爺之賢德,何必因偶合臆斷,而牽強附會,招致虛誣詆譏之嫌。”

眾人勸道:“君之言過矣。”

那名士道:“倘或有好事無識之流,雲世上小說陳言甚多,王爺為何不取他人,而獨言榮國府赦公,人云亦云,散播謠言,無辜之人,受此牽累,是誰之過也。”

忠順親王一時語塞,無言可答。

恰逢戲臺上前點的戲將完,琪官穿著大紅衫子,上來請點戲,忠順親王方摟了琪官,徑直調笑起來。

話說忠順親王之言,雖有名士斥為荒謬,但卻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但凡沒聽過《太上京》之名的人,也知道有這麼一本書,據說忠順親王閱而大笑,此乃某權貴府家事也。

待閱過書後,因繁華自古皆相似,有好事之俗人,未免覺得忠順親王所見,不敢苟同,便秉持忠順親王附會得,我亦附會得之心態,紛紜附會。

一時有云,書中所寫為前朝高門世家,亦有云為京中其他王侯府邸,亦有根據書中方言,有云書中所寫為地方豪門。

更有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