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4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些領域甚至大大超出了軍方的要求。

後來,這種轟炸機被命名為“金鷹”。

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相比,中國航空工業的優勢就在大飛機上。

雖然在中國空軍組建的時候,也曾經師法帝國空軍,打算以戰術航空兵為主,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馮承乾以海軍岸基航空兵編入空軍為由,提出應該重點發展戰略航空兵,即空軍的主要價值在於進攻,而且只有在進攻中才能體現出空軍的戰鬥力,戰略航空兵正是進攻xìngxìng最強的兵種。

也正是如此,中國的大飛機產業才能走到德意志第二帝國前面。

“金鷹”順利上天,立即引起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視。

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在設計四發重型轟炸機,甚至準備搞配備六臺發動機的超級轟炸機,但是在一九四一年初,只有中國的“金鷹”完成了試飛,具備了量產能力,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那幾種轟炸機還在圖紙上呢。

正是如此,雷德爾來到了中國,希望中國當局能夠提供“金鷹”的設計圖紙。

提供設計圖紙肯定沒問題,畢竟德意志第二帝國與中國拴在一條繩子上,雙方有著共同目標與共同利益。

問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大規模製造這種轟炸機嗎?

“金鷹”能夠成為中國空軍的第一種主力轟炸機,而且是大戰期間,中國生產的最多的重型轟炸機(“金鷹”的生產工作一直持續到大戰結束,算上幾種改型機,總產量超過了兩萬架),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即在機身結構上大量採用了鋁合金,從而在增強了機體結構強度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重量。

一架“金鷹”的鋁合金用量高達一點四噸!

如果按照比例計算,“金鷹”的鋁合金用量僅次於在大戰後期出現的b…29。

這下,問題來了。

在整個大戰期間,鋁產量能夠跟上軍事需求的只有兩個國家,即中國與美國。

要知道,在當時,其他國家因為鋁產量嚴重不足,不得不在飛機上使用像木材這樣的輕質材料。比如,英國在大戰期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