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其他性質的軍事力量,連美國陸軍都遭到大幅度削弱
在這種背景下,顯然不可能誕生獨立空軍
只是,阿諾德沒有就此卻步
在他的領導下,美國陸軍航空兵一直注重進攻,特別是在進入三零年代之後,隨著航空技術飛發展,美國陸軍航空兵率先投資研製重型轟炸機,而且一直以轟炸機部隊為主要作戰力量
可以說,在大戰爆發前,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戰略航空兵
雖然這也導致美國陸軍航空兵在戰術領域嚴重不足,其在大戰前研製與裝備的戰鬥機在效能上都比不上歐洲國家的戰鬥機,但是效果也極為顯著,即在美國參戰後,能夠非常迅的派遣戰略航空兵參戰,並且成為了反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主要力量,還向英國皇家空軍提供了大力援助
得益於此,美國的航空動力技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也正是如此,在中美關係還算友好的時候,大批中國工程師到美國留學、或者是以委派的方式去美國深造
後來,這些人中,大多數都回到了國內,繼續從事航空動力方面的工作
一九四零年底,南昌發動機廠率先研製出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只是一臺樣機,但是立即得到空軍重視兩個月後,南昌發動機廠就獲得了空軍的資助,開始完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設計與製造工藝
到一九四一年底,南昌發動機廠研製出了二千千瓦級渦輪增壓發動機
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二年,西飛才用第一種渦輪增壓發動機改進了重型轟炸機,並且開始在式發動機的基礎上,研製式重型轟炸機
這個時候,中國空軍也提出了式轟炸機所需達到的基本效能
這就是,其最大載彈量不得低於六噸,在載四噸炸彈的情況下能夠滿油起飛,常規載荷下的最大航程不得低於四千公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