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布林什維克政權,因此他更加清楚援助紅俄的重要xìng。
問題是,丘吉爾的提議根本不具備可行xìng。
當然,麻煩事並不需要總統來處理。
在收到總統的命令後,馬歇爾開始著手策劃開闢第二戰線的事情,隨即就意識到,總統給了他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時,可以從三個方向上在歐洲開闢第二戰線。一是在西歐的低地國家、或者是法國北部登陸,二是在地中海方向上登陸,三是讓西班牙參戰、借道西班牙攻擊法國。最先被排除的就是第三個方案。道理很簡單,西班牙早就宣佈保持中立,而且佛朗哥政權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非常密切。別忘了,當初佛朗哥能夠利用北非軍團反攻本土,就是得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全力支援。
問題是,前兩個方案都不具備實施的可能xìng。
西歐低地國家要麼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友,要麼是友好國家,而法國北部地區則被德軍控制。雖然德軍部署在西歐的兵力並不多,還不到六十個師,而且以步兵為主,但是憑藉四通八達的本土鐵路網,德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向西歐增派上百個師,把大西洋海岸變成牢不可破的堡壘。
地中海方向上,德意聯軍已經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因此不管是在義大利登陸,還是在希臘登陸,都得首先打通直布羅陀海峽,也就得花上不少時間,而德軍完全能夠在此期間加強地中海方向上的防禦部署,甚至有能力粉碎美英聯軍奪取直布羅陀海峽的作戰行動。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
到一九四二年初,美國陸軍的總兵力已經擴充到了三百五十萬,雖然比起其他參戰國依然少得可憐,但是已經是戰前的七倍了。問題是,這三百五十萬官兵中,有差不多二百萬是新徵召計程車兵,而且僅有少數完成了訓練。也就是說,當時美國陸軍能夠開上戰場作戰的軍人只有一百多萬。這一百多萬軍人中,有一半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還有大約二十萬在本土與美洲地區,只有大約五十萬可用兵力,其中的三十萬已經到達英國,承擔起了保衛英國的重任。
當時,可以供馬歇爾調動的地面部隊,實際上只有二十萬左右。
顯然,這點兵力根本不足以在歐洲開闢第二戰線,而英國當局也只承諾最多出動五十萬陸軍。
雖然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國陸軍的兵力情況將大幅度改善,到時候至少有兩百萬軍人完成了訓練工作,但是到一九四二年底,美國陸軍的作戰負擔更重,多個戰場都需要增加地面部隊,可用兵力依然不很充足。
更重要的是,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線需要投入多少兵力,美英雙方的分歧非常大。
馬歇爾估計,至少需要動用二百五十萬到三百萬地面部隊,而且只能以光復法國為主要目的,如果要進攻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兵力投入還要增加一倍以上,最終投入也許會達到八百萬。英國當局樂觀得多,認為五十萬地面部隊就能開闢第二戰線,光復法國、或者是擊敗義大利只需要一百五十萬兵力,而進攻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只需要三百萬兵力,最終投入不會超過五百萬。
問題是,羅斯福更加傾向於英國當局。
可以說,這讓馬歇爾非常惱火。
雖然羅斯福的立場,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即他必須在反攻歐洲大陸這件事上維護美英同盟關係,但是總統的立場,直接讓馬歇爾處於兩難境地。如果他向總統妥協,就等於讓成千上萬的美軍官兵去送死,從而會在軍隊內部受到排擠。如果他不妥協,那麼羅斯福就很有可能另請高人。
所幸的是,羅斯福沒有這麼蠢,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讓馬歇爾回家養老。
到一九四二年中期,美英在反攻歐洲大陸的問題上仍然沒有取得一致的情況下,由英國陸軍元帥méng哥馬利提出,並且發起了一次戰役xìng質的反擊行動,即美英聯軍在北非的卡薩布蘭卡地區發起一場兩棲登陸作戰,主要目的是奪回直布羅陀要塞南面的丹吉爾等地,開啟進入地中海的通道。
可惜的是,這場兩棲作戰還沒有發起就失敗了。
當時,一名叛逃的英國軍官,把美英聯軍準備在北非登陸的訊息送到了德軍手上,而德意聯軍立即增強了在北非西部地區的軍事部署。發現德意聯軍加強了卡薩布蘭卡地區的防禦部署之後,méng哥馬利非常明智的接受了現實,沒有讓官兵去送死。當然,馬歇爾的反對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問題是,反攻歐洲大陸的設想並沒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