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3 / 4)

車馬、甲械的侍郎,已經都是呂氏或者太子的人。原來恩師門下的王官人新被裁減,若是戰事起,兵力之調動,糧草之運輸,全是在太子和呂氏官吏手中。”

嚴敬皺著眉頭,另一個人說:“三皇子每每倡議為鎮北侯增兵增糧都被太子和呂氏諸官否決,昨日吾等剛剛得到政要簡報,言太子倡議開闢運河,以抗旱情。”

嚴敬微微搖頭:“若是平常年月,興建溝渠,也算是緩解流民隱患之道,可現下北戎強悍,再大興土木,於我國力,無異釜底抽薪。”

一人說道:“朝政大勢,只有皇帝和太子能左右,清流官員所剩無幾。”

嚴敬問道:“三皇子可有意婚配?”

一人回答:“人說他早就屬意鎮北侯長女,只是皇帝不容他開口。可有傳言說,呂太傅曾讓人為他的一個嫡孫女尋親,言語裡對三皇子有意。”

嚴敬撫須冷笑:“呂氏若有換儲之意,不會如此草率,當是想震嚇太子。定是太子想偏寵妾室,呂氏不滿了。”

一人說道:“三皇子的確比太子有衛國之心,只是不善計謀,不明政事,除了有關鎮北侯沈家軍的事務,所有建言都由幕僚操縱。”

嚴敬低聲道:“這未嘗不是好事。”……

四皇子帶著蘇婉娘到了書齋的入口處,大方地坐在門口桌邊的人說:“我們是季修明公子的客人。”

季文昭是這個書院裡的知名人士,守門的男子馬上起身行禮,讓四皇子和蘇婉娘進了書齋。四皇子一架架地看著藏書,有時拿起來翻閱一下,對蘇婉娘間或感嘆:“此書我知道書名,可沒有機會讀到,竟然這裡有。”“這本書十分有趣,可惜現在沒有時間。”“這本書我那裡只有上半部……”

季文昭昨夜去見了嚴敬,先詳細告訴了自己的老師,當年那人是如何用計制止自己去投太子,然後才說這人從此經過,要前往邊關獻計獻策。因其演算天理,發現三年後國將亡於外夷。自己雖然不完全相信,但是想跟著他們一起去邊關,也算報恩。

嚴敬本來不信這種預言之類的事,可是近年災情愈甚,他掌握的訊息是許多地方十室九空,餓殍遍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戎進犯,且不說吐谷可汗久有盛名,就是平庸之敵,也會造成可怖的後果。於是,他沒有駁斥季文昭。

季文昭見嚴敬信了北戎將犯的事,才又說那個神秘人物還推算出太子有意聯盟北戎滅了沈家軍。

雖然這事完全是無憑無據,可嚴敬卻發現自己無法斷然否定其可能性。現在的朝事明顯是太子與三皇子在打對臺,三皇子一直為沈家軍搖旗吶喊,太子母親廢后,自己多年無後,前一陣太子又給北戎送了糧食……這兩兩一對,怎麼看怎麼都覺得太子真的有可能聯合北戎行事。

嚴敬忽然後悔這些年自己潛心學術,沒有繼續經營過去的人脈,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再像舊時那樣呼風喚雨了。

嚴敬也許沒有季文昭那麼熱血,但比季文昭老辣。國破家亡可不是鬧著玩的!有些事情不能由著一個連京城都沒有出過的太子亂來。若是太子像被寵壞了的小孩子那樣不知輕重,做出引外夷來除手足的事,他可不能袖手旁觀。當初他曾在丞相之位,敢對皇帝提出異議,現在自然敢質疑太子。真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不是支援誰上位的問題,是挽救社稷江山的問題。這個道理拿出來,堂皇而正大,誰也挑不出錯。

兩個人說了一夜,嚴敬同意季文昭去邊關看看沈家軍的情況,還定下日間就召集些心腹之人,在季文昭離開前,一起商談下朝事。

季文昭與嚴敬談話後,先回家通知了季嚴氏,讓她為自己準備遠行的給養,然後去拜會了幾個同窗好友,託他們平時多幫忙。因惦記著要回來參與嚴敬的私人會議,匆匆走進了悅書樓,路過書齋時,一人叫道:“季相公,你的朋友在書齋裡面。”

季文昭一愣,那人補充道:“看著器宇不凡,還……”他壓低聲音:“有一絕色美人相伴。”

季文昭一想,該是沈汶那行的人,忙笑著謝了,走進了書齋。

走了半個書齋,季文昭才看到了在架子前瀏覽圖書的四皇子,他身邊也拿著本書在看的蘇婉娘,和前後左右躲躲閃閃地偷看兩個人的幾個學子。

季文昭忙招呼道:“蔣公子,蘇娘子。”

四皇子抬頭,笑著對季文昭說:“季公子,日後我若是想來書院就讀,季公子可是一定要為我通融呀,能來讀這些書就讓人不枉此生了。”

季文昭笑著說:“恩師家的藏書已歷經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