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徐州百姓的命脈啊。”
諸葛亮又何嘗不明白?
他沒有選擇在廣陵城堅守,而是在此擺下八卦陣擋住孫策去路不就是為了保住漁船嗎?
他咬咬牙,深恨自己的不足。
“燒!不燒難道留給孫策大軍渡江嗎?告訴百姓們,漢王之後會補償他們的。”
“快去吧,越是精密的東西一旦崩潰就越發難以收拾,在大陣徹底崩潰前我軍必須撤退。等你燒掉所有的船,咱們就撤回廣陵城堅守。”
周倉只得依令而行,轉身離去了。
??????
連綿的大戰過了兩天,淮陰的官道上又迎來了一批兵馬。
戰火越來越盛,百姓、商人已經不敢走在道路上了,空空蕩蕩的道路上只有趕去征戰計程車兵。
而眼前的這支兵馬,約有7千人,分為2千騎兵和5千步兵,打著“楚”字的旗號,赫然正是季書直屬的羽林軍。
前方一騎揚塵,斥候飛馬來報。
“稟軍師,戰況已經探明。”
透過斥候一番細細陳述,季書等人方才知道,兩日前趙雲已經和孫策匯合,並助孫策重創徐庶部,此戰楚軍損失7千人,殺敵1萬4千人。
另外,龐統在廣陵境內打敗了諸葛亮,損失1萬3千人,殺敵1萬人,雖是慘勝,卻終於開啟了通往港口的道路。
如今,孫策身邊還有1萬6千兵馬,已經全部在廣陵港附近匯合,正在沿岸南下。
劉備親率2萬大軍正從東武港趕來,先鋒張飛已經率1萬大軍快追上孫策了。
徐庶重整軍隊,收攏四散的潰軍,又帶著1萬6千大軍捲土重來。
諸葛亮燒燬港口的船隻後,便帶著1萬兵馬退守廣陵城卡住大道,讓孫策只得沿著海岸的小道繞行。他則以大部分兵馬守住城池,分出小股兵馬四處騷擾孫策大軍。
此戰如此慘烈,江東斥候必然已經發現情況回去稟報,可要等到江東援兵得多久?
三天?四天?還是五天?我們能在劉備大軍圍攻下堅持到援兵趕到嗎?
不,首先糧草夠不夠?
“主公找到船隻回江東沒有?”
蔣欽焦急地問起斥候。
那些斥候都是四處喬裝打探訊息,許多情況下都只是遠遠觀望,哪能衝破重重包圍聯絡上主公的部隊?
回稟的那名斥候連忙回答不知。他不知道,季書心裡卻有答案。
偌大的海岸,季書不相信真連一艘小船都找不到。就算真找不到,上萬將士一人一刀細細雕琢都能頃刻間造出一艘小船來。
可孫策會走嗎?
身為王,丟下自己計程車兵,丟下自己所有的驕傲,自己一人逃得性命?
他不會,他會留下來和眾將士共同進退。哪怕是在箭矢耗盡、糧草全無、四面重圍的情況下等待江東援兵到來。若不能帶著他們回江東,他恐怕更願意和他們一起埋骨在徐州。
他總是會做出如此愚蠢,又如此正確的決定。他心中在想什麼,季書根本不用猜就知道,百官眾將也知道。
所以眾人才時常為此發愁,又甘心為其效死。
廣陵港,他就在那裡,季書卻忽然躊躇了、害怕了。
我該怎麼去見他?將周泰當做棄子的我,該用怎麼的面目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