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卻著急了:“好啊,你們這是反抗官府,是犯上作亂!可是要被誅滅九族的!”
郭解邊笑邊說:“你小子再不識相,我先誅了你的九族!”
官兵們見郭解的人要殺過來,紛紛後退。
郭解笑了。正當他的隨從要衝入官兵之中時,遠處又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衛青、公孫敖等人帶御林軍三千,持火把而來。
杜縣的官兵很識相,讓出一條道來。此時東方已經發白。
衛青急忙衝過來,到武帝身邊,翻身落馬。“皇上!臣等半夜未見皇上歸來,恐陛下迷路,特來接駕!”
眾人一聽是眼前是皇上,嚇得面面相覷。
張豐粱畢竟是縣令,他連忙跪到地下,連連磕頭。“皇上,陛下!小臣該死!小臣不知陛下駕到,出言不遜,衝撞了聖駕,小臣死罪!”
楊得意幸災樂禍地說:“我早就說了,你們活得不耐煩了。尤其是這小子,狂到你姥姥家去啦……”
武帝再次揮手,止住楊得意的話。他問道:“杜縣縣令,你叫什麼名字?”
張豐粱邊磕頭邊說:“啟奏陛下,小臣姓張,叫張豐粱。”
楊得意一旁說:“豐梁,還豐肉哪。”
武帝指了指那個早陪著縣令跪下的年輕人說:“那個小法曹,是什麼人?”
“啟奏陛下,他叫張湯,是小臣的兒子。”
東方朔插話了:“陛下,這爺兒倆,一個是多多的糧食,另一個有湯,在一起可是一道美餐啊!從昨晚到現在,我們可沒吃東西啦。”
武帝被他說得哈哈大笑。
張豐粱聽到這裡,忙叫道:“陛下饒命,饒命!犬子張湯,年少氣盛,衝撞了陛下,請陛下開恩。”
此時張湯跪在地下,不時抬起頭來,看一眼皇帝,但面上毫無懼意。
武帝覺得好奇。他叫道:“張湯!”
張湯小心翼翼地說:“微臣在。”聲音很沉穩,一點都不像他父親那樣,顫抖著。
武帝問:“你知罪嗎?”
張湯從容回答:“微臣騷擾聖駕,有罪。可是微臣不知聖駕在此,不知者不為過,況且微臣為了京畿治安,保護京城,似也無罪。”
武帝暗暗稱奇,心中說,說得好!他又問:“你深更半夜的,怎麼知道朕等數人,在此打獵?”
張湯來了精神:“啟秉陛下,微臣負責一縣治安,決不敢有半點懈怠,除了有兵勇巡邏以外,終日派人扮作百姓,瞭解各方情況,快速向本法曹報告。只要有人進入本縣,本法曹都會知道。”
武帝眼睛一亮,面露喜色,自言自語地說:“好!沒料到,在小小的杜縣,竟會出現這種吏治人才。”
楊得意向東方朔靠了靠,小聲說:“糟糕!皇上這回要用這小子了。”
東方朔也小聲地回他一句:“長安的大臣們,將要變成一撥一撥的死老鼠嘍!”
武帝聽他兩個說笑,也不理會。他向縣令道:“張豐粱!”
又是顫抖的聲音:“臣……在。”
武帝說:“你為官一方,不知如何治理百姓,全靠兒子幫你張羅事情,自己首鼠兩端,衝撞聖駕,知罪嗎?”
張豐粱還是磕頭:“小臣知罪。小臣知罪。”
“念你生性懦弱,免你一死。快快收拾行裝,朕賞你良田百畝,回家耕種去吧!”
“小臣……謝……謝主隆恩。”
“不過,你這兒子,朕可帶走啦!”
張豐粱馬上又磕頭:“皇上……饒……饒命!小的就……這一個兒……兒子,從小就……由著他胡……胡來,小人教子……無方,懇請……陛下饒過犬……犬子吧!
武帝這回生氣了:“胡說!你以為朕要殺他?朕要用他!他比你,可是強過百倍啊,朕要讓他在廷尉府磨練磨練,朕的吏治,將來說不定要靠他呢!”
張豐粱這才停止顫抖,不過他的頭磕得更快:“小的知道了,小的謝皇上大恩大德。”
張湯也跟著叩了三個首:“微臣謝陛下知遇之恩,來日定當以死相報!”
東方朔聽到這兒,對楊得意說:“不吉利,不吉利。剛被封官就說死,不吉利。”
武帝四周環視一下:“還有那位郭大俠呢?”
郭解早已下馬,但未跪下。“草民郭解在。”
武帝問道:“你知罪嗎?”
郭解說:“草民郭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無意之間,為皇上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