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今之計,該當如何。”華雄問道。眼看太后鑾駕遠去,遲恐不及也。
“靜觀其變。”魯肅當機立斷:“待我六百里傳書。且看中丞如何回覆。”
“也罷。”華雄自去巡視園中不提。
稍後,太師府,魚梁臺。
牛輔無功而返:“回稟太師,卑下領兵,一路尾隨。出函谷關時,另有關都尉吳匡嚴查。並無大將軍何苗混入。”
“哦?”董卓遂看座下,尚書令許攸:“子遠,以為如何?”
電光石火,許攸已有說辭:“太后恐延禍弘農王也。”
董卓亦點頭道:“股掌之間,皆難割捨。欲救胞兄,親子亦不可棄。”
許攸又問:“太后今何在?”
“已入西園。”牛輔答曰。
“如此,大將軍何苗亦入西園矣。”許攸心中暗歎,面色不變。可惜太后割肉飼虎,半途而廢。洛陽四郭八關十二城門,皆為董卓所握。從今往後,恐難覓良機。西園困居城中,雖有萬餘守軍,然若想破關而出,實屬不易。留太后母子為質,薊王亦多生一分,投鼠忌器。
“北國可有訊息。”董卓又問。
便有心腹起身答曰:“董驃騎尚無訊息傳回。”
見董卓不悅。許攸進言道:“薊王新婚出巡,遠在日南。雖有王太后並王后監國。然茲事體大,恐難速決。”
“子遠言之有理。”董卓話鋒一轉:“然斷不可怠慢。薊國大漢一藩,若能奉獻如舊,當為天下表率。”
“喏。”滿殿黨羽,齊聲下拜。
丞相自可開府。可想而知,魚梁臺上,盡是董卓黨羽。堪稱“小朝堂”,亦不為過。
居高俯瞰,群臣下拜。
董卓心底,忽起一絲漣漪。
某若為君,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