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你等要沿陰山南北穀道一路西行,尋找三路漢軍蹤跡。若遇漢軍,便將此囊交與領兵之人。就說:千秋功績,在此一舉。切記!”
“喏!”閻柔領命而去。
劉備又喚來呂衝,將另一份錦囊親手交給他:“勞煩將軍親去一趟盧龍,將錦囊交給魏襲。命他快馬加鞭,傳去平波水砦,親手交給程普。不得有誤。”
“喏!”呂衝與一什繡衣吏縱馬奔出城去。
思前想後,並無遺漏。劉備這才長出一口氣。腹中飢腸轆轆,烏蓮已送來飯食。
風捲殘雲,飽食一頓。便起身向帳外走去:“戰損如何?”
“小到不計。”烏蓮說道:“重傷數人,輕傷百餘。無人殞命。”
劉備點了點頭:“馬匹車輛?”
“機關箭車全毀,馬匹有增無減。”烏蓮答道。
機關箭車被鮮卑王騎縱火焚燬。唯一擔心是技術外洩。車輛已盡數焚燬,鮮卑即便想仿造,也無跡可尋。
“將馬匹妥善安置,最近怕是用不上了。”待鮮卑大軍趕來,將白檀城圍成鐵桶一般。守城馬匹無用。
烏蓮答道:“無妨。無論烏桓還是山蠻,皆精於射。上牆守備,比弓弩手絲毫不弱。”頓了頓,又說道:“唯一憂慮,只恐弓多箭少,守不滿十日。”
劉備笑道:“十日足夠。若還不退兵,我自有妙計。”
知少君侯要死守城池。諸將皆各自整兵不提。
斥候往來壩上草原道路,搜尋鮮卑蹤跡。趁著最後的空閒,日夜開工的磚窯,又出磚十萬。包裹垣牆來不及。劉備命匠人將磚頭砌在牆後,壘成一座座梯形牆墩,加固牆體。城內新打的數口水井清水不斷。糧草齊備。樓桑季季大熟,運來足年糧草。今年便是大旱蝗災,亦可豐收。北地餓殍遍地,草原亦不例外。即便奇計不成,鮮卑可又能圍城一年?
隆冬將至,徹骨極寒。
人吃馬嚼,何以久持。
胡人所賴有三:“水草”、“芻稾”、“鹽地”。
芻稾便是指乾草料。草原一片枯黃,青草皆被蝗蟲啃食一空。又遇漢軍三路奔襲,牧人紛紛遷徙,無力畜牧。草料早已耗盡,哪還有芻稾可供積存!若能早日擊潰漢軍,所獲輜重糧草或能支撐數月。再抄掠北地邊郡,取食於漢民。撐過此次天災,鮮卑必將強盛。
然而,檀石槐若一心想置劉備於死地,重兵圍城。無暇他顧。鮮卑氣數將盡。數十年內,互相攻伐,兵亂不止。再無力南下。
待劉備重整舊山河,兵發北伐。可一戰屠滅。
鮮卑和炎漢氣運國祚,皆在此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