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因時而異。商周時為青銅札甲,漢以後多為鐵葉札甲。
依照甲片不同可分成兩種:一種為長方形甲片。長方形甲片的鎧甲,款式又分兩種,一種是胸背兩甲用帶與肩相系而成,另一種還加上披膊,防禦性更強。此兩者皆為普通士兵鎧。第二種為魚鱗狀小型甲片編綴成的冑甲,為將官甲。兵士札甲重四十四斤(11公斤)左右,需用六百五十餘片甲片編綴而成。
然而燒一層瓷釉,又有何用?
劉備笑稱,這叫:搪瓷。
金屬甲片表面燒一層瓷釉後,能防刀劍重擊和弓弩破甲。一戰時,坦克上瓷釉,防護力甚是驚人。
耿雍將信將疑。
正如劉備無法造出火藥一樣,對於這些技藝,也只能說個大概的方向。讓耿雍回去自行琢磨,如何才能在鐵片表面燒上一層搪瓷釉。
劉備建造‘水壓’的用途,自然也與盔甲有關。
沒錯,在搪瓷甲片背後,還有用麻絲細密編織成網,而後層層塗抹牛膠,再由石墩壓制而成的——墊片。這塊‘多層麻纖維墊片’,將與搪瓷甲片一起,構成搪瓷札甲強大的防禦力。
前有搪瓷甲片,後置多層麻絲墊片,如此六百五十餘片複合甲片組成的札甲,可防刀劍弓弩!
雖減了鐵片的厚度,劉備粗略估算,整套搪瓷札甲仍重達六十斤!
非力士不能穿。
這也是劉備讓黃忠以魏武卒的規格,挑選部曲的原因。
聽聞劉備要制札甲,老族長便又把剛剛佈置一新的宗祠清理出來,遣宗人良匠入內,以閉訊息。
宗祠後院本就有牆。老族長又命人另修三面牆桓,建角樓雙闕,晝夜巡邏,以備無患。
黃忠神射,且善使大刀。所招部曲皆傳以刀術和射術。無奈條件太過苛刻,錄入者十不存一。整個樓桑劉氏只有數人獲選。劉備的族兄劉武,便是其一。
不想降低條件,唯有擴大範圍,在附民中擇優而選。
如此也只選出了三十餘人。
保護樓桑,三十餘人足以。
這便讓黃忠編成隊、伍,日日操練。
至此,樓桑村有了兩支隊伍。一曰:部曲,二曰: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