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人言道:“多半言和。”
“然也。”另有人附和:“明日趙雲、陳到,必一戰而勝之。如此,張合、馬超,當居次席。”
四樓包廂。馬騰攜妻兒,兄弟一家。亦全神貫注,俯瞰四將往來突奔。
“孟起矛擊,非出家傳。”長兄馬翼言道。
馬騰答曰:“乃演武所得。”
“聞孟起得上古劍擊《出手法》。莫非,化劍為矛,施用於馬背。”馬翼亦是良將。
馬騰笑答:“然也。”
“此法,足可傳後。”馬翼慨嘆:“吾門,必因孟起(而)興。”
身側長子馬岱,目光如炬。追逐從兄,風馳電掣,往來搏擊。
超母卻暗自揪心。唯恐馬超又失。
不知不覺,戰至百合。張合、華雄,不分勝負。馬超、張遼,亦難解難分。
眼看便要直奔,言和而去。人馬交錯。馬超,張遼,硬拼一記。
咣!火線飛竄,洪鐘大呂。
又不見高低。二人撥馬再戰。
馬超出身羌地,天生馬背。張遼雖長於雁門邊郡,騎術精湛,不遜胡兒絲毫。然論騎術之冠絕,仍非馬超之敵。
往來突奔,雖看似不分上下。實則往返對沖,馬超已漸逼近。同等時間,奔跑距離越長,馬速越高。此乃毋庸置疑。且二人胯下,皆是千里駒。戰至百合,正盛馬力。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待百合開外,馬力漸衰。人疲馬乏,提速下降。此消彼長,不出二百合,高下立判。
皆是國之上將。見戰線漸向己方推移,張遼心似明鏡。二百合內,需卯足力氣。分出高低!
心念至此,張合再不惜馬力。重夾馬腹,驚帆馬吃痛,奮起四蹄。
不料內嵌軌路,被驚帆鐵蹄踏碎。人馬交錯,揮刀不及,馬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