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經放慢了腳步, 這座元帥級戰場還是在開啟13天后被莊小山征服。 果然元帥級戰場能夠給予的晶鑽上限提高了很多,這次足足反饋了500萬枚晶鑽。 戰場消耗的近兩百萬枚晶鑽,大部分都用來打造騎士們的專屬裝甲了, 總共鑄造轉移了近千套大騎士等級的戰鬥裝甲和配屬武器, 足足消耗晶鑽上百萬枚,其屬性之強可想而知。 消耗第二大的是騎士等級的戰鬥裝甲補充, 這回總共打造轉移近十萬套騎士等級的戰鬥裝甲,消耗晶鑽六十多萬枚。 然後是空騎士的專用戰鬥裝甲,這次直接生產轉移了上萬套, 消耗雖然不少,卻也讓空騎士在戰爭初期擁有了發揮的餘地,不至於再被當做裝甲戰士用來衝鋒陷陣。 剩餘的晶鑽用來補充了十二艘驍龍戰艦, 這批驍龍戰艦不僅裝備有對空電磁炮,還擁有對地的電磁軌道炮, 關鍵是裝備了用於防禦小口徑電磁炮和防空炮金屬彈片的斥力護盾生成器。 這種斥力護盾雖然會消耗大量能量,但是在開啟後卻能夠對速度越快的金屬物體形成與其速度成正比的排斥磁力,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雖然因為耗能巨大一次只能開啟0.1~5秒,但關鍵時刻還是能夠救命的,尤其是在配備了足夠的騎士之後,充能速度可以大大增強,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新的軍官招募方面,這次只招募轉移了兩萬多名空騎士, 其中大部分都是僕從級別,屬於剛剛覺醒的“炮灰”, 學徒,或者說侍從級別的精英只有四五千名。 裝甲戰士的招募這次基本只收了天才和怪才, 總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名騎士、一萬兩千多名精英和幾千名剛覺醒的人才, 反倒是馬歇爾獲得了豐收,這回直接招募到近七千名自我覺醒的後勤系軍官。 科技方面收穫巨大, 長時間的戰鬥中,龍淵軍團拿到了大量來自水世界的生物科技樣本, 這讓莊小山如願以償地收穫了他們的核心生物科技樹, 其中包含了生物能源轉化、生物培育和生物改造。 當然,他們賴以指揮或控制生物甚至生物群的能力並不屬於科技, 買是買不來的,要趕上這一塊,還得麥海東去向總參部尋求援助。 只這三種科技,就讓莊小山獲益匪淺, 其中生物能源轉化,可以讓海洋生物在存活的前提下提供大量的生物能, 基礎核心是脂肪轉化能量技術和糖料轉化能量技術, 研究到高深處甚至能夠在動物或植物的體內安裝發動機…… 生物培育技術除了能培育戰鬥生物,還可以培育大量的後勤生物, 比如專門提供脂肪的“肉車魚”, 它體型龐大、性格溫順、動作遲緩,唯一的優勢就是吃得多、長得快,關鍵是從它身上挖取脂肪並不會真正傷害到它,甚至還能刺激它的食慾…… 至於專門提供糖分的各種植物就不提了,用琳琅滿目都不足以形容,幾乎可以說是浩若煙海。 生物改造技術,同樣分為兩個系列, 一種能夠根據物件生物特性額外加裝各種機器裝置, 一種則是能夠馴化甚至直接改造生物特性直至穩定遺傳、創造新物種。 當然,這三項技術真正要應用到戰場上,還需要做很多事情, 這也讓馬歇爾找到了新的需求——科研型軍官也要規模化培養了。 至於新徵服的這座元帥級戰場世界, 莊小山決定把它作為了新的虛擬戰場世界開發, 這次要開發的,是400座城市基點組成的虛擬戰場, 其中可以容納200名左右的各界指揮官, 其它城市則作為統一的戰場系統勢力, 每次可以進入一個龍淵軍團小隊, 照例接入裂隙世界的匹配入口以供其他指揮官進入。 這些虛擬戰場的特點是易“征服”,它每次的開放時間是35天, 由莊小山投入大量的水晶和轉移點數來追加獎勵, 用來對沖因“征服”而對戰場本身造成的本源傷害。 同樣,如果沒有被“征服”,戰場就可以獲得較大的成長,吸收指揮官們在其中消耗的大量水晶、轉移點以及投入的科技等等。 迎接莊小山五人迴歸之後,麥海東從總參部請來的五十多名專家和數百研究員迅速加入龍淵軍團,並在第一時間進入軍團駐地科技園,開始錄入來自現實世界的生物科技資料並對莊小山共享過來的生物科技展開研究。 包括莊小山留在僱傭兵營地的那些僱傭兵,也都成了他們的研究物件。 裂隙世界充滿唯心特性、無拘無束的科研環境,給了他們極大的發揮餘地, 所有人都非常亢奮,像是每一個毛孔都在往外迸發靈感。 看到這些“寶貝”研究熱情這麼高, 莊小山自然是非常放心。 這次他直接拿出了三百萬枚晶鑽, 其中一百萬枚交給麥海東用於引進、支援軍團科研, 一百萬枚用來設立各種獎項,計劃在一個月內發掉80%,其中至少六成將用在生物科技研究專案上, 最後拿出八十萬枚由麥海東拿來向總參部爭取更多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