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維也納政府的堅持,匈牙利獨立黨領袖奧博尼伯爵正悄然送走了英國人的代表,看得出來雙方相談甚歡。
這也是必然的結果,在去年俄國人發起的冬季攻勢中,已經重創了匈牙利王國,甚至還動搖了他們的國本!
誰叫毛熊負責主攻的西南方面軍正好挨著匈牙利呢?不他們打誰?保衛自己的家園,匈牙利王國就算是想裝慫也不行啊!
然後匈牙利人就打了一場本土保衛戰,結果就是匈牙利王國損失了七層的野戰兵團,還有大量的民兵預備役,順帶著還丟掉了一半的國土!
雖然下半年同盟國發起的反攻,又把這些地盤收了回來,畢竟還是被毛熊禍害了一遍,經濟損失無法估量,平民傷亡也是數以十萬計。
除此之外,俄國人在撤退的時候,還故意製造出了上百萬的難民,給匈牙利王國的經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同時,匈牙利王國平時對少數民族壓榨的後遺症也出現了,由於主力軍團的損失慘重,讓國內的其它民族看到機會,匈牙利政府的統治基礎已經不穩了。
此前的糧食危機爆發後,匈牙利政府要求維也納政府的出資購買糧食資本家們的糧食也被拒絕了,讓許多想要趁機想要大撈一筆的利益團體計劃落了空。
這種背景下,匈牙利國內對中央政府的不滿已經到達了極點,本來就想要匈牙利王國脫離奧匈帝國-獨立的奧博尼伯爵自然就跳了出來!
他們和約翰牛勾搭起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地緣政治決定了這一切。
俄國和保加利亞這兩個鄰居奧博尼自然是不敢招惹了,一個不好就被人家給吞的骨頭都不剩了,與虎謀皮的事情他還是知道不能做的!
剩下的他們選擇餘地就不大了,無非是在英法之間做出選擇,顯然現在法國人是沒有精力管他們了,約翰牛這個四處伸手攪屎棍就成了他們救命的稻草了,不抓住都不行!
只能說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燈,南斯拉夫民族和保加利亞攪和在了一起,匈牙利人又和英國人摻和在了一起,本來俄國人也拉了一票小弟的,只不過人家被他們的胃口給嚇跑了。
……
自線戰場,戰況變得越發激烈了起來,興登堡政府發現指望南線會戰勝利然後和奧匈帝國聯對付英法,是不可能實現了,還是早點兒幹掉英法,再回頭去南線擦屁股更加合適一些。
1916年12月底,興發起了索姆河攻勢,和歷史上不一樣,這一次雙方的損失都要大的多,德軍獲得了這次會戰的勝利。
可惜,這並不能改變大局,德國人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因為自身的傷亡太大,無力繼續發起進攻。
等了一天後,德國人的援兵趕來時,英法的援兵也抵達了前線,決戰的最佳時間已經錯過了。
接著在1917年1月份,興登堡政府發起了利斯河攻勢,結局依舊,最終因為後勁不足,德國人的攻勢被英法聯軍給擋住了。
光這兩次戰役,英法聯軍就付出了近百萬軍隊的傷亡,德國人也付出了超過五十萬人員傷亡的慘痛代價,雙方的傷亡比達到了驚人的1.8~1.9,在這方面德國人取得完勝!
可惜戰術上的勝利,無法改變戰略上的失敗,興登堡政府制定的計劃都只完成了一半,就無疾而終了。
英法聯軍總司令官福煦元帥現在的日子不好過了,雖然他粉碎了同盟國的戰略,但是光捱打不還手可不行。
政府都已經把牛皮吹出去了,要在1917年結束戰爭,就算到時候無法讓德國人投降,至少也要打到德國本土,才能給國人一個交代吧?
政客們可不管什麼前線的實際情況,他們只是想要看到勝利,不管前線的傷亡有多大都無所謂,必須要發起反攻,反正他們有的是炮灰!
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英法聯軍不得不採用最呆板的戰術,向德國人發起反擊,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在聲勢上壓倒德國人。
雖然在軍事上著種做法並不可取,但是在政治上這種做法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尤其是對英國人來說,他們才剛剛改募兵制為徵兵制,這個時候持續傳來不利的訊息,倫敦政府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搞不好,民眾還會抵制徵兵制,那麼對協約國來說都是一個災難。戰爭進行到了現在,大家已經發現利用殖民地部隊和德國人打消耗戰,直接耗死德國人是不現實的!
沒辦法,殖民地部隊的死活大家雖然不在乎,但是將他們招募起來,訓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