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保加利亞的“百萬公里公路計劃”,外界並不買賬,很多人都猜測這只是保加利亞政府丟出來的遮羞布,最後多這個專案多半會無疾而終!
不過很快就令人傻眼了,1922年2月1日,保加利亞基礎設施投資集團開始發行債卷,儘管利息低的令人髮指,不還是和銀行存款利息一致麼?
並且債卷的安全性還有保障,可以直接當做貨幣在市場上流通,這就讓許多愛國者加入了進來,反正受益和存銀行一樣,缺錢了也可以直接用債卷當列弗用!
現在經濟學家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大蕭條的持續,各國紛紛採用印鈔票的方式緩解財政危機的時候,大家才猛然間想起,保加利亞早就在超發貨幣了!
只不過因為是以債卷的名義發行出來的,在市場上正常流通的錢變多了,卻並沒有影響到列弗的幣值。
畢竟列弗的幣值是和黃金掛鉤的,保加利亞的黃金儲備又沒有減少,貨幣發行量也沒有增加!
債卷的幣值,實際上是靠銀行的公信力,和民眾對這個專案的支援,來維持的!本質上已經是信用體系貨幣了,只不過靠的不是國家信用!
在貨幣沒有貶值的情況下,增加了市場上可以流通的貨幣,必然會刺激經濟在短期內發展。
當然,斐迪南也清楚,這個流量不可能增加太多,否則國內就要爆發通貨膨脹了,所以首批債卷只是發行了二十億列弗。
最後就是投資公司出資十億列弗,加上二十列弗的債卷,和銀行方面提供的一百億列弗,就是第一年的投資。
還是保持了保加利亞一貫的高效率,直接採用了“三邊工程”,二月底專案就開始施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拉開了帷幕!
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住,現在沒有人再懷疑,保加利亞政府要推動這個專案的決心了!
上百億的資金已經投入了進去,如果專案失敗,足以令保加利亞傷筋動骨了!
而另一邊保俄兩國貸款密談,也被掩蓋了下來,當然有沒有被英法情報部門得知,這依然是個未知數,至少明面上他們還沒有發現。
1921年1月25日,兩國就簽訂了協議,俄羅斯帝國以烏克蘭地區做抵押,向保加利亞銀行團貸款一百億列弗。
本次貸款完全按照國際通行標準操作,月息千分之六點五,複利計息,分三十年還本付息,並且先扣除第一年度的本息和,實際上尼古拉二世拿到的手錢,僅有八十七點六億列弗。
不要覺得貴,便宜的貸款也有,不過需要附加條件,實際上很多時候附加條件的代價,比貸款本身的利息都要高得多!
不然為什麼當年斐迪南發行債卷的時候,最高都把利息提到了百分之十二,也沒有去尋找銀行貸款?
保俄貸款條件達成一致後,保加利亞政府也正式獲得了比薩利比亞行省和克里木半島的主權。
兩地的治理工作,就成為了斐迪南的難題,同化是必須的,可怎麼同化也必須要有技巧!
這兩個地區,實際上早在日俄大戰爆發後,就被保加利亞給滲透了進去,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經營,當地保加利亞投建工廠企業也不在少數。
再加上俄羅斯帝國長期以來的內戰,給當地民眾帶來了沉重的兵役負擔,和經濟負擔,接收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給斐迪南找麻煩,但是接下來的治理就麻煩了,由於沒有經歷過清洗,當地的本土勢力也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現在他們還是擁護保加利亞的,這種擁護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迫的,大部分人未必是真心認同保加利亞,他們的要加入保加利亞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找一個避風港!
保加利亞的低廉的稅收,安定的社會環境,都是他們的選擇因素之一!
還有就是沒得選擇了,沙皇政府出售了當地的主權,交易已成定局,等當地人得到訊息的時候,保加利亞的軍隊已經接管了地方,想要反抗也沒有實力啊?
斐迪南自然是不擔心,他在的時候,估計沒有人敢造反,或者是鬧獨立,未來就說不定了!
不是每一代國王都有他的威望,也不是每一屆政府都是鷹派,能夠有魄力說鎮壓就鎮壓,說開戰就開戰!
“首相,比薩利比亞行省和克里木半島,你們打算怎麼辦?”
考慮到時代的侷限性,斐迪南決定先將這個問題丟給內閣處理,如果不行的話,他在想辦法了!
康斯坦丁想了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