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各國聯合瓜分了美國,保加利亞也天然處於不利地位,與英法相比,註定是吃虧的一方。
目前來看也確實是如此,英國人吞併了北美三王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法國在美洲各國中的影響力大增,法國除了獲得古巴之外,法國資本在北美擴張的速度也非常驚人。
如果不是法國的體制制約,這次法國人也會吞併一兩個王國,至少在南美王國中,親法派已經掌握了政權。
而保加利亞的收穫無疑是最小的,除了?獲得英國人補償的幾塊非洲殖民地外,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獲。
又比如:保加利亞將歐洲大陸的主導權拱手相讓,本來有機會爭奪歐洲霸主之位的,但是由於保加利亞政府的主動退出,讓法國人成為了新的歐洲霸主。
還有就是放任奧匈帝國的發展壯大,在世界大戰結束後,保加利亞本來是有機會肢解奧匈帝國的,但是由於保守的外交政策。
保加利亞政府放棄了支援奧匈帝國內部的民族獨立運動,在很多人看來,這無疑是在養虎為患。
“暫時不需要,短期內我們奉行的國策依然是保守外交,和平崛起!至少在十年計劃完成前,這項國策不應該發生改變!”斐迪南想了想說
不是斐迪南不想改變國策,而是這個世界的大英帝國太彪悍了一點兒,本來以為他們會因為北美三王國的加入,內鬥不休。
沒想到,英國人居然憑藉外交手段,讓北美三王國向倫敦政府屈服了,這就令斐迪南不敢輕舉妄動了。
他寧願不停的挖坑,慢慢將英國人帶偏,也不願意去直接挑戰世界霸主,儘管他知道大英帝國是外強中乾。
可是破船也有三分釘,以英國人的底蘊,無論斐迪南怎麼算計,都不可能一次性將他們擊垮。
歐洲目前三大國的格局,實際上是英國人一家獨大。而保法兩國的實力雖然比不上英國人,但是他們都有讓英國人忌憚的力量。
要是拼命了,無論是法國還是保加利亞,都擁有重創大英帝國的實力,因為相互忌憚,所以大家才能夠和平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