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3月12日,保加利亞軍事委員會公佈了新的軍區劃分、人事任命和兵力部署,也包括最終的裁軍方案。
按照該計劃,保加利亞國將被劃分成十個軍區,其中三個在巴爾幹半島,分別是:
特蘭西瓦尼亞軍區,負責保加利亞的西北部領土的防禦,總兵力約6.5萬;
貝爾格萊德軍區,負責西南部包括波黑地區在內的領土防禦,總兵力約4.8萬;
索非亞軍區,負責從黑海沿岸到地中海的部領土,包括了原保加利亞、君士坦丁堡、希臘半島、阿爾巴尼亞等地區的防禦工作,總兵力約8.5萬。(備註:近衛軍十萬人,不計算在內。)
在亞洲地區有四個軍區,分別是:
小亞細亞半島軍區,主要負責小亞細亞半島的防禦,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盯著安卡拉里面的奧斯曼人,總兵力約9.6萬人。
外高加索軍區,主要負責喬治亞的防禦工作,總兵力約3.2萬人;
波斯灣軍區,主要負責伊拉克、伊朗、波斯灣沿岸地區的防禦,總兵力約6.8萬;
中東軍區,主要負責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半島的防禦,總兵力約8.8萬;(包含了索馬利亞地區在內)
非洲地區也有三個軍區,分別是:
利比亞軍區,負責利比亞地區的防禦,總兵力約2.3萬人;
東非軍區,負責坦噶尼喀、盧安達和蒲隆地地區的防禦,總兵力約2.8萬;
西非軍區,負責奈米比亞地區的的防禦,總兵力約2.2萬。
保加利亞國的陸軍總兵力依然高達65.5萬餘人,如果加上海軍(7.6萬人)和空軍(6.8萬餘人),國的總兵力更是高達79.9萬!
這個總兵力,在列強之中依然算是高的了,遠遠的超過了英法,但是斐迪南依然批准了。
沒辦法,在再少軍隊就不夠用了,除非在殖民地地區學習英法,組建殖民地部隊維持秩序,但是在保加利亞是行不通的。
除非斐迪南放棄殖民地本土化,否則任何增加殖民地當地武裝力量的做法都是被禁止的,現在英法的殖民地部隊,也是未來推翻他們殖民統治的主力。
出於這樣的考慮,斐迪南還是決定不要教會當地人用槍了,未來就算是發生了叛亂,拿大刀長矛的亂黨,警察都可以鎮壓暴動!
不要懷疑,這個年代的酋長們有火器的還真的很少,又不能夠自己生產,他們只能少量購買裝備給親信使用,對正規軍是構不成威脅的。
或許肅清了殖民地後,保加利亞的陸軍還會再次裁軍,海軍和空軍是不會動了,但是這個裁軍也僅限於幾萬人的事情,最終的國的總兵力依然不可能低於70萬,少了斐迪南會睡不著覺的!
海軍的分佈則更加簡單,主力艦隊直接一分為三,分別是:波斯灣艦隊、地中海艦隊、還有非洲艦隊。
主力艦隊依然是地中海艦隊,擁有一半的主力艦,其次是波斯灣艦隊,非洲艦隊只是負責打醬油的。
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比如利比亞就不需要非洲艦隊負責,地中海艦隊會負責他們的安。
索馬利亞地區也是如此,波斯灣艦隊負責了這一地區的海上安,非洲艦隊最後的目的就是守衛奈米比亞和坦噶尼喀,幾個還在規劃中的非洲港口城市!
與海軍相比,空軍就要活躍的多了,機場遍佈了國,反正這個年代飛機要求又不高,硬化一塊平原就是一個機場。
甚至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斐迪南還在考慮將飛機配備到每個連隊,到時候軍區要求開會,幾個小時就可以將軍官們召集起來,地方上發生了叛亂,也可以火速撲滅。
這個構想是斐迪南結合保加利亞的實際情況做出來的,首先現在保加利亞空軍手中還有大量的飛機,戰爭一結束,這些飛機也只能夠退役了,退役後這些飛機除了報廢,也找不到更好的用途了。
民用市場是不可能吃下這三萬多架飛機的,民間的航空公司也才剛剛起步,除了運輸機外,戰鬥機和轟炸機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資本家們不會買,斐迪南也不敢賣!
其次,維護成本簡單、便宜,一戰的飛機效能不咋地,同樣操作起來也皮實耐操,駕駛技術要求也不高。
還有就是燃油便宜,保加利亞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缺油的,政府完可以用極低的價格採購燃油,這個成本也高不到哪裡去。
……
伊米亞-迪米特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