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爆發式的增長已經不現實了,工業增長也得擁有市場吧?
保加利亞走到了現在,東歐、南歐地區的市場,幾乎都被佔領了。就連奧匈帝國這個工業強國,實際上也淪為了保加利亞市場,他們的工業總量也是靠輕工業支撐起來的,比如:糧食加工業、採礦業等。
如果工業當中,不計算採礦業,只計算製造業的話,這個數字或許更加能夠說明問題。
這樣的統計,斐迪南是不會去做的,免得引起英國人的注意。
現在英國人已經很警惕保加利亞的崛起了,沒有必要再去刺激他們那敏感的神經,免得加劇兩國在政治上的對立。
甚至在對外宣傳的時候,保加利亞從來都只公佈經濟總量,別的資料都是分開統計,沒有對外發布過,政府高層知道就可以了。
在英國人看來,大英帝國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
在經濟上,後面排名二三四五六的強國加起來,都比不上他們,即便是排名第二的保加利亞,經濟總量也僅僅只有他們的37%!
連一半都不到,又和談威脅呢?
和當年美德兩國經濟總量超越大英帝國,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感受!
只不過當初是倫敦政府想要打壓德國,所以混淆的資料,德國經濟超過英國,那只是超過英國本土,而不是大英聯邦。
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人的製造業是世界第一,但是並不代表著經濟總量上,美國人也超過了大英聯邦。
大英帝國那一大片殖民地,還是佔據了很重要的經濟總量的,到底是五六億人口,和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堆起來的,經濟總量怎麼可能少呢?
一戰前的經濟總量用當時的美元計算:美國140億、德國120億、英國110億,這個是指本土的經濟總量,加上殖民地還是英國第一,否則綜合國力第一就是德國人了。
只是殖民地的這部分經濟總量,轉化為戰爭潛力的時候,這個比例就非常的低了。
不然當時綜合國力第一的大英帝國,也不會再爆發力上輸給了德國人,還需要美國人幫忙。
相比經濟上的劣勢,在人口上斐迪南就滿意了,截止到1927年年底,保加利亞的人口已經靠近6000萬了,實際上是5965.86萬。
幾十萬的差距,忽略不計就可以了,一方面是保加利亞人口出來率高,另一方便就是從歐洲各國的來的移民多。
當然主要還是俄國難民,隨著時間的推移,前面來的這些人也陸續加入了保加利亞的國籍,基本上每年都有數十萬人入籍。
這也是政府放開了一部分入籍限制的緣故,只要是技術工人,又會保加利亞語,沒有道德犯罪記錄,就可以直接全家入籍。
因為大鐵路計劃和大公路計劃的關係,讓技術工人變得普及了起來。這兩項技術含量低,只要愛學習三五年下來,就是老師傅了。
對於這種情況,斐迪南也是樂見其成的,能夠主動學習的人,都是優質勞動力啊!
保加利亞已經度過了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不需要再靠盤剝外來勞工,進行原始資本積累了。
現在保加利亞國內沒有取得國籍的外來人員還有六百多萬,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俄國人,其次才是世界各國的外來人員。
隨著俄國內戰的結束,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選擇回國,為了留住勞動力,現在放鬆國籍管制,就非常有必要了。
有了這些人口底數在,斐迪南就放心了,俄羅斯帝國解體後,保加利亞已經是歐洲第二人口大國了。
並且還處於人口年輕化這個階段,和進入老齡化的德國相比,縱使人口數量上德國更佔優勢,但是在勞動力數量上雙方卻不相上下。
如果能夠將這些外來人員全部融合掉,不消十年,保加利亞的人口就可以突破八千萬,在斐迪南的有生之年,人口絕對可以輕鬆破億,保加利亞帝國也會變得名符其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