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章 實力對比(2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一道閘門,一旦開啟就再也合不上了。

資本家們為了追逐利益,在原料產地或者是人力資源廉價的地區建廠,才更加符合他們的利益。

可以說,英法未來產業空心化,已經成為了定局。並且還會遺傳給歐洲各國,未來勞動力力密集的產業,就要和歐洲告別了。

這也是斐迪南為什麼要不斷擴張的原因,不控制一些原料產地,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將要面臨一個非常尷尬問題,產品生產成本喪失競爭力。

“陛下,這是我們1927年國內的經濟發展報表,後面的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情況。”康斯坦丁說道

從財政收入上來看,1927年保加利亞的政府總收入為178.12億列弗(約合7.12億英鎊),僅此於大英帝國的9.4億英鎊,遠遠超過了法國人的728億法郎(貶值過後,約合2.62億英鎊)。

(備註:世界大戰後,受通貨膨脹影響,各國貨幣都出現了貶值,因為黃金產量增加,和黃金掛鉤的比例沒有變,購買力卻下降了)

可以說,所謂的歐洲三大國,法國人已經完全掉隊了,並且還是質的差距。

這還是建立在斐迪南的蝴蝶效應下的,法國人在一戰中的損失沒有那麼大,又多了古巴殖民地,還有一部分的巴拿馬運河控制權,才有這個數字。

歷史上的資料,比現在還要悽慘的多,空有大國地位,卻沒有了與之相匹配的經濟實力。

論起經濟實力,現在的大英帝國比歷史同時的美國,都要強那麼幾分,而保加利亞比之美國又要弱些。

如果不是受東南亞地區的戰亂影響,英國人的財政收入還可以再增加幾千萬英鎊。

如果再計算上,英國人旗下幾個邦國截流的那部分財政收入,這個數字還要龐大的多。

畢竟是歷史上的大英帝國,加上大半個美國經濟的結合體,在經濟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他們媲美。

緊隨其後的就是奧匈帝國的1.65億英鎊,德國人的1.23億英鎊,日本人的8348萬英鎊。

德國的財政收入正常情況下,是不只這些的,但是作為工業主體的代工廠,都是收不到稅的。

財政收入不等於經濟總量,但從財政收入上看,保加利亞和大英帝國的差距已經很小了,似乎超越英國人近在咫尺。

實際上,兩國的經濟總量還相差很遠,大英帝國依然是世界第一,佔全球經濟總量的42.4%,GDP總量約為223億英鎊。

(包括殖民地在內)

緊隨其後的保加利亞,經濟總量佔據了世界經濟的15.78%,GDP總量約為83億英鎊。

排名第三的德國人,經濟總量佔據了世界經濟總量的7.9%,GDP總量約為42億英鎊。

排名第四的法國人,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7.7%,GDP總量約為41億英鎊。

排名第五的奧匈帝國,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經濟總量的5.3%,GDP總量約為27.3億英鎊。

……

這些資料,都是用來忽悠民眾們的,實際上所謂的經濟總量,和國民GDP都不能說明問題。

比如,德國的經濟總量和GDP都很高,那麼這個年代的德國很繁榮麼?

同樣,現在法國的經濟總量和德國靠的這麼緊,就算是超過德國也就是來年的問題,法國的戰爭潛力就比德國大麼?

顯然英法國內經濟都存在嚴重的泡沫,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強大了,國內經濟資料可能是虛的,出產原材料的殖民地卻做不得假,這也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

單論經濟總量,現在保加利亞最多和英國本土持平,但只是英國本土的國力絕對比不上保加利亞。

畢竟在工業總量上,保加利亞遠超英國本土。兩國的工業總量差距,也在持續縮小之中。

1927世界各國工業總量,佔世界工業總量的比例如下:

英國:27.6%

保加利亞:24.2%

德國:15.6%

義大利:8.7%

法國:6.9%

奧匈帝國5.1%

五大湖聯邦王國:2.8%

日本:2.1%

……

蝴蝶的翅膀,總是能夠引發鉅變的,從資料上來說,保加利亞的經濟實力,追上英國人還遙遙無期,工業總量上反倒還有點兒機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