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章 推一把——戰爭邊緣(2 / 3)

小說:地中海霸主之路 作者:新海月1

業,但是北美的合夥人肯定不同意,那麼大家就只能分道揚鑣了。

那怕是資本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市場不是無限的,在經濟危機中,最後為了活下來,還是要刺刀見紅。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只能夠選擇利益最大化,當你做出選擇過後,矛盾自然也就產生了。

在北美資本家和英國本土的資本家們爆發衝突過後,倫敦政府會站在那邊?這個問題還用想麼?

“現在來自德國的移民,每年還要向國內寄多少錢?”斐迪南關心的問道

“陛下,德國移民往國內寄的錢,在1923年到達了巔峰高達8.6億列弗,然後就開始逐年遞減,截止到1929年底,已經銳減到了3.8億列弗。

在取得保加利亞國籍之後,很多人都選擇了將家人接過來,所以德國政府的這筆外匯收入,在未來會慢慢消失!”財政大臣肯尼迪回答道

斐迪南微微一笑,這是必然的,人都是趨於厲害的,長期不求回報的付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堅持的。

從1917年開始,保加利亞開始在德國挖人,剛開始這些確實只是打算外出務工,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有錢就往家中寄。

可是時間長了,他們慢慢的習慣了保加利亞的生活,國內的局勢又遲遲不見好轉,最初的合同又到期了,這個時候他們再次面臨著抉擇。

要麼繼續留在保加利亞,過著優渥的生活;要麼回國,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看不到任何前途,天天在代工廠裡面混日子。

不少人先懷著滿腔熱血回國尋求發展,結果要不了多久,就被現實給擊垮了。

理想是需要麵包支撐的,在保加利亞拿著高薪,搞技術、搞科研,回國之後卻只能去代工廠幹苦力,拿著都不一樣能填飽肚子的薪水,這樣的落差,不是誰都能夠堅持的。

為了家人,為了麵包,為了自己,他們不得不懷著失望的心情,再次來到保加利亞,這一次通常就會選擇全家移民了。

這種情況,德國政府不知道麼?

顯然是不可能的!

他們比誰都清楚人才流失的危害性,可是知道歸知道,面對的鉅額的外債,政府已經無力花費大代價挽流這些人了。

全家都搬走了,還能指望人家繼續寄錢麼?

沒有這一筆外匯進項,德國政府的日子自然是更加難過了,這個時候連購買糧食都成為了困難。

“德國人有抵押麼?或者說德國人現在還有什麼是我們需要的?”斐迪南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問道

“陛下,我想除了人力資源之外,這個時候德國沒有任何值得我們出手的了,在科學技術創新上面,德國人已經十年沒有進步了。

除了那一批高素質的基礎產業工人外,實際上他們現在是什麼也沒有了,高層次的人才已經被各國瓜分的差不多了!”首相康斯坦丁想了想說道

“高素質的基礎產業工人?這些人我們現在可不缺,那麼拒絕德國人的貸款申請吧,他們的債務償還能力實在是令人擔憂!”斐迪南嘆了一口氣說道

除非政府替德國人擔保,這個時候德國財政都破產了,哪家銀行肯貸款給德國人,這分明是肉包子打狗又去回!

同時,他也知道這個決定,無疑是將德國推向了戰爭的邊緣!

德國政府沒有錢,德國民眾沒有錢,但是這並不等於德國資本家們也沒有錢。

在危機面前,德國人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這個時候,就輪到德國資本家們倒黴了,貪婪無度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生死存亡面前,民眾的戰鬥力往往是爆棚的。

不出意外的話,“油”太資本家們又要倒黴了,誰讓他們最富有呢?

歐洲各國總結了歷史教訓,都禁止“油”太人擁有土地,更加不允許他們進入軍政兩界。

那麼除了經商和做工外,“油”太人實際上已經沒有別的職業可以選擇了,而“油”太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在培養商人,所以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

所謂無商不奸,“油”太人做了很多放高利貸、壟斷行業、囤積貨物,炒高物價等一些奸詐的商業行為。

比如現在德國的糧食供不應求,“油”太人為了利潤,寧願把很多人都買不起的糧食倒入海中,也不願降價出售。

為了利益最大化,他們可以眼睜睜的看著德國民眾餓死街頭,也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要知道這個時期,“油”太資本家們手中是不缺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