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一個村子的人,要麼是有了極大的運道,這很難。 要麼就是領頭的人很強,就如二弟說的,有個唐里正一家,怕就是這整個村子能有話事權的人。 這會兒去,約莫就是去唐里正家了。 這原本只是對高產與傢俱的好奇,發展到了對人的好奇。 糧食的高產,作為一位合格的上位者,重視必不可少。 傢俱提高勞動力的方式,也重之。 但既能種出糧食,又能做出傢俱的人家,周衡之認為更該重視。 所以剛才準備馬車的時候,便讓他母妃準備了不輕的禮。 快到唐家村時,天隱隱亮了,從馬車裡遠遠的便能看到唐家村那塊豎著的大石頭:“這一片全是他們開的荒?不是說只有近千畝?” 周承志著這哪止千畝,這塊地勢皆是平原,天剛剛亮起來,田裡已經開始忙碌了起來,家家戶戶的田裡都人頭串動:“這麼早就開始上工了,怕是稻穀上還吊著水珠子。” 這樣溼的稻穀收起來不會壞掉嗎? 周承志經常會去巡查,自然見多了稻田與稻穀,這路上的稻穀確實是比他平時看到的要長,而且長了近兩倍。 心裡隱隱的覺得自己的二兒子說得沒錯。 突然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傳來。 周承志看著這一馬平川的金色稻穀,只有一處像是個機器的東西傳來了聲響,便道:“那是不是就是你說的打穀機,快帶我去看看。” “昨兒聽他們說了一嘴,說這唐家村的人都要求他們天微亮就來上工。”周敏之話說到這裡,就看到周承志眉頭皺了皺。 “因為中午和下午太熱了,唐家村的人只要求大家做工到中午,下午待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需要來幹到晚上,避免大家中暑,而且還每天都給提供綠豆湯,直到農忙結束。”周敏之的話說完就讓周承志的眉頭鬆開了。 “這唐家村的人是些好的,知道體諒百姓的苦,不易,大善。” 上次被自己父王這樣誇的是誰,周衡之已經記不得了,他父王確實很少夸人,能這樣誇,那必然是他們真的做到了體恤百姓,而自己也覺得唐家人想得很是周道:“父王,咱們還是先去唐里正家,初次上門,咱們讓里正帶看糧田與機器會更方便些。” 周承志點了點頭,他是有些心切,但也不是不能等。 “那些孩子這麼早就跟著下地了?”周承志很少看到四五歲的小孩子也在農忙的時候往地裡走的。 “那該是撿落下的稻穀的,這樣一天也能撿不少,昨兒我有看到過,這村子裡的人,從老到小可都是沒有閒人,唐文斌經常說他們村不養閒人,家裡年紀大的,怕是就要在自己家院子裡曬稻穀, 這些唐家人啊,家家戶戶青磚瓦房,院子裡都地都整理得平整,就是準備給自己家曬稻穀的,”想得很是周道,如果說一家這樣做,那是一家的能耐,可是整個村子都那家了這樣的房子,周敏之覺得一定是唐里正家帶的頭。 三人說著話,後面跟著匠人,還有三輛馬車外加下人,這一隊的錦衣華服的人一看就是有身份的。 唐寧才洗漱好開了院門,準備看看大家收割了多少稻穀,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啊,大老闆又來了,”望了望天,這麼早? 是昨晚就出發了吧? 這是急著來看產量和打穀機的,唐寧自然是知道。 可是看這些東西要不了多少時間。 肚子卻是要給他們填飽的。 於是唐寧沒去迎人,反而回了院裡叫了唐母和唐大嫂揉麵,還是給整面條吧,不然這時間也不夠熬粥。 等叫好人,便跑著去了門外想叫自己爹和哥哥先回來,心裡盤算著再這樣搞下去,自己要忙不過來了,得添助手了。 唐大廚表示還是喜歡分工明確的現代,只管試菜,難得上次手。 不然這一天天的就光甩著自己的兩條小短腿了,哎喲,不行了,跑不動了,於是唐寧扯了個嗓子叫道:“爹,大哥二哥三哥,回家吃飯啦,家裡有客人。” 唐寧這一嗓子嚎了出來,整個唐家村都出現了迴音。 “呵呵,這鄉下小孩子的聲音倒是洪亮,這一嗓子她爹離得再遠也能聽到。”周承誌喜歡有活力的孩子。 周衡之點了點頭,眼角微微彎了彎,早上還有些霧氣,地上的草上還掛著水珠,村裡的娃就已經準備好了早飯叫自己爹孃吃飯。 這就是他們蜀中安居樂業的景象,他自然是喜歡的。 周敏之嘴角抖了抖,這丫頭怕是看到自己這一隊人,才急著把自己家人叫回來的,這嚎得聲音。 可真大! 摸了摸自己耳朵。 唐正峰看著來村裡的的一隊人與馬車,再聽到自己女兒在叫自己回去,心想著約莫是二公子帶人來了,便叫上自己三個兒子回家。 唐正峰院門外有兩棵樹,唐寧從山裡給拔拉回來的,兩棵梧桐,還說是一公一母的,這樣子兩棵樹就能活起來不會死。 若不是有個力氣大得沒邊的大哥,她倒是很難搞回來這兩棵樹,好歹這樹也不小了,有飯碗那麼粗。 這會兒也活了過來,樹葉正好。 “唐伯,這是我父王,這是我大哥